医术除了靠师父传授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看诊的经验,而乡野大夫最不缺的就是来求药的患者,年年岁岁积累起来的经验,足够弥补药材短缺上的差距。
虽然许地榆的医术令人惊叹,但是薛大夫的医术同样令人敬佩,同为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大夫,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自家徒弟为他打抱不平,虽然反驳的人是自己,但是薛大夫心里跟喝了壶蜜水一样,十分欢欣跟受用。
他强压下疯狂上翘的嘴角,腰杆子挺得笔直,故作深沉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以后去了城里,也得常回村里看看,咱们师徒俩探讨探讨医术。”
看着薛大夫装模作样的样子,柳小如笑了笑不做反驳,顺从地点点头,“师父放心,即便我没时间回村里,也会给您捎信的,琪哥儿时常去城里,咱们通信也方便。”
提起薛琪,柳小如想到对方一大早就去了城里,说是给鸿源茶楼送糕点,顺便去找找合适的铺面,当然有未婚夫秦澜陪同一起。
不过有秦澜在,也不用担心琪哥儿年纪小,被黑心人坑。
其实找铺面这个事情,找到个合适地段、合适价位的铺面,全靠碰运气,毕竟他们找了将近一月的时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
柳小如看着远方慢慢飘来的白云,心里暗自盼望着薛琪今天能有个好结果,也不枉他费心费力摸找这么久。
不过没结果也没关系,眼下他们的生意尚在起步阶段,目前手里只有鸿源茶楼一个大顾客,其余便是些散客,三瓜两枣也是银钱嘛。
如果今年入冬之前,依旧没找到合适的铺面,便只能曲线救国,放弃自产自销的方案。
尽量多揽络一些类似于鸿源茶楼这类大客户,专门做糕点供应的路子,同样也是能挣到不少银钱的,如此还不需要自己经营铺面,省了许多这方面的心力。
当然了,做糕点的手艺人,谁不想拥有一间自己的铺面,前面的设想也只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备选方案。
正思考着糕点生意未来的发展方向,柳小如就听到一道欢欣雀跃的呼喊声,许是距离隔得比较远,声音模模糊糊地听不清说了什么。
他通过来人的音色,便认出了声音的主人,正是去了城里的薛琪。
此刻还未到吃午饭的时候,按理来说薛琪不该回来得这般早才对,而且听声音就能知道,薛琪心情特别好,就像意外接住天上掉的馅饼似的。
一个令人开心的猜想,从心头冒了出来,柳小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刚才还在期待的事情,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发生在眼前,真是让人有些恍惚。
不远处的小道上,一辆牛车正以极快的速度奔驰着,仿佛跑出了马车的效果,溅起阵阵尘土。
秦澜双手拽着缰绳,一边提醒欣喜若狂的薛琪,“琪哥儿,咱们进村了,如果不想身后跟着一串人的话,暂时把笑容藏一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