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科技的智能充电桩已经小量往市场上布局,可自动根据车辆信息调节充电功率,这项技术在行业内是首家,没有加盟费,想创业的人,买走就是你的。
将来市面上的电车迭代,充电功率加大,智能充电设备只需要刷新即可,不需要硬件迭代更换,只要有电车,充电设备不可能淘汰。
除非车企换了方案,大量建造换电站。
后期维护每年一台500元,包含损坏置换,潘勋穿着工服介绍车间各生产环节:“工厂目前的产能是一小时100台,出售价格在两万八千八,生产成本是对半开的,
咱们深耕产业链,还可以把制造成本控制下来,目前出货量还比较少,每天多出一千台,咱们成本能降下一万。”
曹恒问道:“产能能跟的上市场需求吗?”
潘勋说道:“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了,我想再进行融资50亿,有多个机构找到我们想寻求合作,给出的条件不太满意,在接触中,还没坐上谈判桌。我们打算再买下一个工业园区。”
曹恒说道:“我不懂技术,没法预料到未来技术变革的方向,电车还能持续多久会被其他能源取代,这些是我预测不到的,要靠你们这些技术大拿去做判断。
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是一场赌博,压对了名利双收,我错了,企业进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潘勋自信的分析道:“我敢预测未来十年还是电车市场蓬勃发展,他会进入到燃油车时代的一个鼎盛期,其他能源还没有被技术控制,要么不安全,要么不可控,
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过去的燃油时代并没有把大量的电子技术,智能技术用到车上,不是没有技术,是电子驱动机械有延迟,做不到当前电车那种极其敏锐的反应。
其他能源要取代需要解决的技术有很多,不单单是换掉发动机或者电机就行的,十年内我们只管迭代更新我们的产品,布局供应链,有控价权,就能保持不被同行超越........”
曹恒等他说完,问道:“公司目前的价值有没有找专业的机构测评过。”
潘勋说道:“没有,不过总资产加起来应该有五百亿左右,最贵的还是厂房和设备,技术能评到一百亿左右。”
两家科技公司是恒胜投资最大的两笔,去年从银行质押三百亿股份全部投到高新区,总算看到一些希望,实在没钱了,可以把股份变现一些出来。
曹恒问道:“创始人团队还持有多少股份?”
潘勋如实说道:“经过两轮融资还有25%,兄弟们占12%,我有13%。”
占股多了未必是好事,突然有一天他们觉得赚得少了,心情不爽了,钻条款空子,把公司掏空另起炉灶,亏的还是股东,应该适当的给他们奖励。
曹恒说道:“这次融资就不要找别人了,恒胜先拿出15%股份质押给银行,你们赚到钱把贷款还上,到时候股份给你们。”
潘勋一时难以理解:“啊.....为啥?”
曹恒如实说道:“再融资你们手里的股份稀释得差不多了,你们还会有心情搞研发?这是大股东给创始人团队的奖励,恒胜只保留32%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