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正合我意,因为我补充的话,对我来说没什么用,我知道孙鹤钰和自己已经成了,他还不知道。
我说这话,纯粹是利用了“折中心理”,让他答应带路。
半小时左右,我们仨到了。
这真是一座棘手的墓,有多棘手呢?左手握仙人掌,右手拿鸟不宿,大概就这么棘手吧。
我看到它的时候,已经能确定是一座大墓了,也猜到应该是大墓分布图上的那座。
此话怎讲?整座村子一路走来,这地方是我看过这村子风水最好的地方。
在偌大的土包旁,还有一处宅子。
这户村民的宅子建得也不错,可惜旁边就是一座阴宅。
当然,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我知道啊!倘若能住在这儿,那翻膛可就方便多了。
不如就联系他,即使花重金,也得把这个宅子租下来。
把我这想法跟上官西和孙福说了之后,他们都表示赞同。
我们在附近打听一番,知道了关于这位村民的一些底细。
这位村民叫李巨源,是个中年光棍,他打算把这个土包推掉,翻新扩建一下房子,好娶个媳妇传承薪火。
李巨源不在家,大清早的就起床去乡里干活了。
问了问左邻右舍,姑且算左邻右舍吧,他每天午饭的点就回来吃口剩饭。
我们别无他法,只好先回去。
走之前我又看了两眼大土包,这土质绝对是有墓,就是不敢确定这墓到底是在土里,还是在土下面。
回到那个偏远的庭院,孙鹤钰把饭菜准备好,放在临时做的桌子上。
桌面是把门拆下来,桌腿是拿砖块垫的,饭菜是她给我们去当地饭店买的,都是一些特别家常便饭。
有猪肉炖粉条,有酸菜白肉,还有溜肉段、锅包肉、地三鲜、拔丝地瓜,都极具地方特色。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块豆腐,并非做成的菜,单纯就是两块完整的豆腐。
因为其他菜都拿透明的塑料盒子装着,唯独这两块豆腐,是放在一个蓝白色陶瓷盘子上。
上官西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来这盘子绝非普通盘子,说道:“看年份是建国前的东西,仿清的,嘶……这盘子你哪来的?”
孙鹤钰说:“哦,卖豆腐的给的,我跟她说没东西盛豆腐,她就把这盘子给我,说是让我先用,黄昏的时候,再来要回去。”
上官西笑了,说:“这人真是不识货,这盘子比你这两块破豆腐贵多了,保存的这么完好,一点磕碰都看不见,起码值上万块钱。”
孙福说:“我们回来的时候,走的大道,就是那条最热闹的街道,但我没看见哪儿有卖豆腐的啊?你从哪买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