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你真厉害!我们不敢想的事,你都能办成”!
听到县政府已经决定建设服装市场的消息时,朱展华这个七尺男儿,不由得对沈雪梅伸出大拇指——
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姑娘能量不小呀!用一份请愿书就能换来一个服装市场,这样的姑娘绝非等闲之辈!
“雪梅,我得把服装市场准备开建的事告诉商户们,让大家好好感谢你”。
朱展华是个光明磊落的男人,给县政府写请愿书是沈雪梅的主意,推动服装市场建设也是她一直在出力,他不能让商户们以为这些事都是他做的,把功劳记在他身上。
“朱大哥,你大可不必这样做,我们只要能争取到一个固定的服装经营场所就好,无所谓谁的功劳”。
沈雪梅知道,现在的朱展华正是扬名立万,树立威信的时候,墨水服装市场的发展,将来需要他的带动,自己只需要跟在他身后,给他出谋划策,赚自己该赚的钱就行。
树大招风,尤其是长成她这样的,本来就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再急吼吼的到处出风头,还用做买卖吗?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守着她的竹编生意,一直吃老本算了。
再说了,沈雪梅帮大家申请到一个服装市场,也是为了她自己好嘛!
她现在有点钱了,觉得自己身娇肉贵了,既想进军服装行业,又不愿在服装市口风吹日晒,才会突发奇想的。
沈雪梅不让朱展华对外宣扬主意是自己出的,还憋了一个小心思。
生意场上最好的相处模式是强强联合,单打独斗不容易成大事,利益交换,互通有无才能一起发财。
沈雪梅把好名声让给朱展华,想和他做个利益交换,从他那里获取进货渠道。
服装市口的衣服都是商户们从南方进回来的。
虽然沈雪梅根据上辈子的记忆,知道几个服装市场的名字,但商户们的衣服具体来自哪座城市的服装市场,她还摸不准。
后世沈雪梅记忆中的那些服装市场,经营的服装档次肯定和现在的不一样,如果她想进回和市场对路子的衣服,就离不开朱展华的帮助。
朱展华的进货渠道和进货经验,是用5000块买出来的。
沈雪梅觉得,自己要进入服装行业,刚开始必须由他带着进场,才能少走弯路,不用交学费。
“朱大哥,你要感谢我可以用其他方式,下次进货时,你可不可以带上我?我没接触过服装这一行,今后我就拜你为师了”!
沈雪梅早就想好,服装市场投入使用前,她必须熟悉各种进货渠道,才能在开业后,根据市场需求迅速组织货源。
“拜我为师不敢当,带着你进货没问题,只要你能吃苦,不怕累就行”。
朱展华之所以后来能成为墨水服装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全因为他是个心胸宽广的男人,他痛快地答应了沈雪梅的要求:
“出去进货时,我会提前告诉你,不过你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好的朱大哥,我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受累,只要你肯带我这个徒弟就行”。
吃苦受累怕什么,沈雪梅又不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富二代。
上辈子把装修公司做成连锁企业,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别人根本想象不到,这辈子,刚重生那会儿,她吃过的苦,受过的累还少吗?
决定进军服装行业时,沈雪梅就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她不能忍受糟糕的经营环境,但她从来不怕吃苦。
沈雪梅为了在墨水县的服装行业开疆拓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打算,副县长丁拥国正在为建设服装市场,马不停蹄地奔忙。
遵照周若男的指示,丁拥国同志来到服装市口,十分耐心地询问了商户们对服装市场有什么要求。
80年代的个体户都非常朴实,政府能答应给他们建个固定的经营场所,他们就感激不尽了。
商户们没提过分要求,只要服装市场能遮风挡雨,有个可以摆放衣服的柜台就行。
他们只是按照朱展华的想法,跟丁副县长提了两个小小的建议:
一、为了不流失原先的顾客,服装市场最好建在河滩大集附近。
二、建成后的服装市场最好单独经营,不能和小百货等摊贩混在一起。
当然了,这两个建议都是沈雪梅同志想出来,通过朱展华赶在丁拥国同志展开民意调查前,告诉商户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