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并没有对师家贵冷言相待,而是热情安慰。
“不过,这样硬生生的劝进,百姓来也就算了,军队来,就不太合适了吧?”
高承的语气仍然平静,师家贵却听得满头大汗。
“不会!江西水师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做出这种不理智的事情!”
“那就好。”
高承瞥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眼下的局势,确实紧张到了他需要防备兵谏的程度。
他相信师家贵作为元老,还是当年一起火烧南昌城的战友,不会上头,不过还是敲打一遍好。
他心中也是暗叹,有些时候,不是不能把话说明,而是只能敲打。
他今天倒是可以把话说明,并且他相信那些劝进的人一定会蛰伏下去。
可是这样有用吗?脸上的伤口转移到肚子上,人就活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妥善处理。
叹了口气,只能继续前进。
临时总兵府没有设置在南京皇城,而是安置在徐弘基新买的宅邸里。
南京皇城实在太过于破旧了,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贪墨修缮款,竟然能成这个样子!
皇城的外墙异常坚固整齐,可是一打开宫门,里面便是满院子的乌糟!
而徐弘基买下的宅子也还算大,最重要的是,它曾是前宋赵构住过的地方,各个机构的房间还是有的。
不至于让总兵府和其他各机构分离开,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安定下来以后,就要开始考虑执政中心转移的问题了。
虽然庐阳这个镇已经被建设成县再到府,可是归根结底,它的地势不好。
几乎位于江西的大腹心地区了,战时用作加深战略纵深很有意义,可是眼下的南方,高总兵已经足够喊一声“还有谁”了。
完全不需要再加强战略纵深了嘛!
把总兵府从江西转到南京,不仅有利于政令南通北达,还可以在长江练兵,并且通过江北淮南这一带接应北方的难民。
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南京也是可以作为通商口岸开放的!
高承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再了解不过了!
崇祯以前,还可以说陆权最重要,崇祯以后,海权却是绝对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