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沈氏镖局的人保护,很顺利,只是近来天气冷,天气变化无常的,不过总算是在二十四之前赶到了。”姜老三道。
姜明月点点头顺势问:“小姨、武叔、族人们怎没有过来?”
“他们暂住在了宛平,明日再过来。”姜老三喝了一口茶问:“明弘在书院?”
“明弘这边我已派人去通知他了,不过他下课晚,恐要到酉时末才能回。”
“无妨,我们等着就是,他可为咱们老姜家长脸了。”提起侄儿,姜老三那叫一个自豪,他们老姜家也出读书人了。
“你想侄儿,我到是想我外甥、外甥女了,明月快将他们抱进来,给我们看一看。”
“对,二嫂说两个小家伙聪明、又可爱的,这大半年的她可没少在我们面前显摆,快将他们抱进来给我们瞧瞧。”姜舒氏道。
姜明月笑着应了一声‘好’扭头对苹果道:“将少爷、姑娘带进来。”
一会儿后,两个小家伙走了进来。
姜三娘三人看到葡萄、团子就有些移不开眼了。
“天啊!天啊!我外甥、外甥女长的可真俊。”
姜三娘倒是将爹娘的心声说了出来,她蹲在地上,拍了拍手看着两个奶娃娃温声道:“团子、葡萄,快过来,我是你们六姨。”
葡萄、团子好奇的盯着姜三娘看了几眼,然后望向了母亲。
姜明月柔声道:“去吧!”
葡萄、团子闻言这才走向姜三娘。
姜老三、姜舒氏望着这一幕啧啧称奇的。
“他们这么小,就已能听懂话了?”
姜明月笑着点点头。
“真聪明,以后肯定和谢女婿一样大有出息。”
姜明月听三叔提起谢渊忍不住问:“沅江府那边可还好?”
“好,没有比现在更好了,因为张重岳,这三年有些乱,前任曹知府走时,留下一烂摊子,谢女婿刚到任上时,大家都不看好他,他重新普查人口,背地里捣乱者不知有多少,当时我和你爹还担心,这一政策他会实施不下去。
谁知他先是颁布了两项政令,然后利用铁矿,使得张重岳、李智争斗不断,再没法插手沅江府的政务,就这样那些黑户老老实实的跑到衙门登记了户籍。
后来就是整顿沅江府不良之风,纠正冤假错案,逼迫张重岳还钱。”
“逼迫张重岳还钱?这是怎回事?”姜明月好奇的问,三叔所说的这些,谢渊信上从未给她说过。
他给她的信上,说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琐事,并告诉她,他很好,让她不要担心等等。
姜三娘、姜舒氏陪团子、葡萄玩耍,并未打扰二人说话。
“谢女婿上任时,沅江府就是一空壳子,这是为啥?就是因为沅江府的钱,都被张重岳以各种名义借走、搜刮走了,谢女婿办案时收集到了很多证据,他拿着证据让张重岳还钱。
一开始张重岳的态度很强硬,不认账、不还钱,谢女婿到也没有和他闹,只是等朝廷这边的粮草抵达沅江府时,他直接拦了下来。
张重岳的人来催,他就各种推脱,最后没有办法,张重岳只能还钱。
这一下子府衙就有了钱,等农家肥推广开来时,他已完全掌控了沅江府,前前后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后来秋收,因施了农家肥的缘故,每亩增产了二三十斤,一时间夸赞女婿的人是络绎不绝的。
现在沅江府,在谢女婿的治理下,井井有条的,我这一辈子除了你爹,再也没有佩服过他人,现在又加了一个谢女婿,他是这个!”姜老三直接伸出了大拇指。
姜明月看三叔说起谢渊来赞不绝口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