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下午,姜明月接到了爹娘传回来的消息,知小山几人已平安归来,她放心下来的同时,心中满是喜悦。
小山几人在鲫鱼岛待了八天才回,想来已探查清楚了土豆的事。
黄昏,谢渊回来后,姜明月低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明日里咱们一起去鲫鱼岛。”
“好!”
晚间葡萄、团子知明日要去看望姥姥、姥爷,吃完晚饭就放回了屋,说是要带些东西送给他们的小伙伴。
姜明月也趁着这个功夫,将前段时间为爹娘做的衣服、鞋袜装进了包袱里,顺道又装了两小瓷瓶的秋梨膏。
这季节正是吃梨的时候,大街上都是卖梨的,姜明月就买了些回来,由谢渊熬制成了秋梨膏。
秋天喝一些秋梨膏通便去火,润肺止咳,现在葡萄、团子喝水时都会放一些。
除了秋梨膏就是余杏做的牛肉酱了,沈墨、宋婉都夸过好吃,所以她特意给爹娘带了一些。
谢渊打开抽屉拿出一纸包递给了妻子。
姜明月低头闻了闻:“药茶?”
“嗯,爹现在要天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会伤到嗓子,这是护嗓的。”
“谢谢相公!”
姜明月将药茶放进包袱里,抱住了谢渊的一条胳膊,微扬着头看着他道:“相公,我想喝花茶了。”
谢渊低头亲了亲妻子。
“回头我就给你做。”
姜明月笑着将脸埋进了男人的怀里,轻轻蹭了蹭。
“爹、娘,我收拾好了,今日讲什么故事?”
姜明月听到儿子的声音,急忙松开了丈夫。
第二天,客船上,姜明月看儿女背上了自己的小书包好奇问:“给你们的小伙伴都带了些什么?”
“阿娘不要问,这是秘密!”团子捂住了自己的小书包道。
姜明月笑了。
“好,阿娘不问。”
辰时,客船停靠在码头后,团子、葡萄第一时间就冲了下去,转眼消失在了人群中。
谢渊看王忠、水照几人跟了上去,这才放心下来,牵着妻子去了酒铺。
姜文、姜山应知他们会来,还未去衙门。
姜明月和爹、小山说了几句话后,将时间留给三人,随母亲到厢房说话。
“你这次入水蛮国可探听到土豆的事了?”谢渊看着姜山开门见山问。
“探听到了,水蛮人称土豆为山药蛋,他们早在六年前就开始种植了,是水蛮国主要的粮食来源。”
“亩产多少?”这是谢渊最关心的一件事。
“三百斤左右!”
谢渊呼吸瞬间凌乱了,这本是他预料之内的事,可当预料的事变成了现实,他还是感到异常震惊,三百斤啊!他们大楚目前只有南瓜可以达到亩产三百斤,怪不得水蛮人会将消息捂的这么死。
他用了几息的时间,镇定下来后问:“土豆是如何种植的?什么季节种?”
“春季种植,水蛮那边都是四月中旬开始种,至于种植的方法很简单,冬日里他们会将土豆储存起来,等开春天气暖和之后,他们会将土豆拿出来,等土豆发芽了,他们会将芽切下来,然后耕种。”
谢渊很快就抓住了这几句话中的重点。
“土豆耐储藏?”
姜山点点头:“水蛮人说如果储藏的好,即便是大半年也不会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