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钱权不相融
朱元璋在不能相信锦衣卫,他真不知道自己还可以相信谁。
当然他来找秦昊可不是为了听宽心的话的。
他是想要凭借着秦昊的聪明才智帮自己推断一下,这背后的人是谁。
“为了尽快结案,秦先生一定要帮咱这一把!”
朱元璋也不再自称朕了,他仍然称呼着秦昊为先生。
此时他是一脸焦急,又带着祈求的模样在看着秦昊。
秦昊脸上带着笑容,如果问其他的事情,或许他还要思考。
毕竟他通过后世,早就已经知道明朝的事情。
所以现在根据答案往回推断,这可是非常的简单的事情了。
秦昊对着朱元璋表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因为有些官员有了危机感。”
“他们认为自己捞钱发财的日子不多了。”
“为何会如此?这是因为陛下的各项政令让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
“也许陛下把我放在了国师的位置就是催化剂。”
“这些人着急了,这些人又害怕陛下听从我的建议,拿出更多的政令。”
“这个窟窿一旦被堵上,他们在想要发财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能做到空印的只有淮西,所以肯定是淮西党所为。”
“陛下不要忘了,之前流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
“这些人都以胡惟庸马首是瞻,所以没有胡惟庸的命运,他们怎么可能做这些事情。”
“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了。”
朱元璋听到这个答案,极其的震惊又愤怒,他气的直拍桌子在嚎叫。
“咱对这些人已经如此包容了,他们居然还敢这么做。”
“看来之前流放了李善长还不够。”
“那时朕就觉得可能和胡惟庸有关系,但苦于没有找到证据。”
“胡惟庸又断臂自保,自证了清白,所以朕也就忽略了这个事情。”
“没想到啊,他隐藏的这么深。”
“没想到啊,他还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这么做。”
“看来是咱砍的脑袋少了,所以他们觉得朕现在又仁慈了。”
朱元璋这段时间运用秦昊所说的刚柔并济的治理朝堂的方法。
所以对于底下的那些人,他是并没有一味的打压和痛骂。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些人不敢恩,反而还会如此。
这才是他愤怒的来源之一。
秦昊摇了摇头。
他对朱元璋现在的愤怒可以理解。
但他必须要让朱元璋知道一个道理。
秦昊对着朱元璋认真的说道。
“陛下考虑一下这些人都是什么背景。”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而且这种事情早晚有一天都会爆发,这是不能避免的。”
秦昊的话让朱元璋一愣。
他不知秦昊为何早知道这个隐患,却又不提醒他。
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秦昊不等朱元璋开口询问,而是主动的说道。
“陛下要知道,钱权不能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