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上一章讲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形容天地之道的,而‘道’这是谷神之源。比如山,四面皆是耸岭,中间是深谷,落叶闻声,这是山谷的神妙之处,所以叫‘谷神’。
而在人身上,也应当推此理。人的身体,只有心中有一点灵气,其它四肢百骸,皆是心的神妙用处。心就像中间的深谷,深谷看上去空虚深邃,所以人也要‘虚其心’,前面说过‘虚其心’是去除心中的私欲。
心即理,心即道,若心有嗜欲,心中的那一点天理就会被私欲埋没了,整天都是心中的私欲劳碌于外,心神从‘眼耳鼻舌身意’消散干净了,这样心力怎么可能不死呢?心力憔悴就是如此。
若要不死,就需要靠‘谷神’了,也就是靠心中的那一点虚灵不昧。因为‘谷神’是形容道的,而‘道’对应在人的身上则是‘心’,所以若要心体不死,就要靠心的觉知去剔除私欲,长存天理。
‘神’其实就是天理的妙用,‘天理’也就是‘道’,因为要对应‘谷神’来讲,不要一提到神,就觉得神化了,又在讨论那玄之又玄,不切实际的东西。
是谓玄牝:‘玄’是深邃,玄妙的意思,;‘牝’是雌性的,母性的意思,母性有生养后代的意思,这里是形容道生万物。对应在人身上就是心生出各种深邃,玄妙的天理。
所以佛家说心体是活泼泼的,孟子说‘必有事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在形容这个活泼泼的心。这是指心遇事后随感而发的天理,天理就是道,所以道自在人心。
心中自有万事万物的理,不用去外面于万事万物中寻求道,因为万事万物如此之多,如何探究的完?从本源入手,一悟全透。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亦是如此,万事万物的理都了然于心,只要去除私欲,天理自然彰显。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