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已带兵攻下上邽,魏国雍刺史郭淮逃入陇山得脱,刘季带军大胜于街亭,陇右之地已尽为汉军所得。
刘季留下两千兵马,令傅肜为帅把守街亭,传令给驻守南安的刘封、丁奉等将整顿兵马,准备向西,收复陇西郡、金城郡还有河西四郡。
刘季离开街亭时,与傅肜说道,“街亭是陇山大道之咽喉,你打算如何把守?”
傅肜回道,“无其他,多设烽火台、军堡,令探马深入陇山道以东,随时探听关中消息,以防魏军来犯!”
守街亭不能局限一地,要探马四出,大小道路设军堡,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刘季点了点道,傅肜久于军事,为人又忠勇刚烈,是个能担大任的可靠将领。
刘季看到傅肜身边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气度不凡,便问道,“此少年是何人?”
傅肜说道,“这是犬子,自小养在家中,没什么见识,此次与我一起来军中开阔眼界!“
少年上前拜道,“小子傅佥拜见大将军!”
原来是傅佥,这个少年,日后可是蜀汉后辈中的大将之一,长于谋略,并颇有胆勇。
傅家满门忠烈,要不是刘季穿越过来了,这爷俩都会为大汉奋战至死。
刘季对傅佥,“好好跟在你父亲身边学,再过几年,便跟我一起进军中原,还于旧都!”
傅佥血气方刚,最大的梦想就是驰骋疆场,恢复汉室,闻刘季此言,忙说道,“我愿为大将军前驱,共讨魏贼,还于旧都!”
刘季赞了声好,令人取了自己的马匹来,送给傅佥。
这匹马是爪黄飞电的后代,也是通体雪白如玉,虽不如爪黄飞电那么高贵大气,但跑的更快,性格上,比爪黄飞电更凶,众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月照狮子”,与赵云的“玉兰白龙驹”合称军中双龙。
傅佥高兴的拜谢,接过“月照狮子”,高兴的合不拢嘴,直叫好马!
傅肜知道这马极为精贵,忙说道,“大将军,如此好马,怎能给了他,还请大将军收回成命!”
刘季摆手道,“一匹马,算得了什么,等咱们收回河西,重开丝路,西域的好马,随咱们挑!”
傅肜忙拉着傅佥再次拜谢。
刘季安顿好街亭后,便带着陆逊、黄权等将,离了此地,一路来到上邽,与孔明汇合,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孔明与一众文武,出城相迎,刘季拉着孔明的手,说道,“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终得陇右之地,大汉兴盛之日不远矣!”
孔明心中亦是欣喜,说道,“天佑大汉,再兴于蜀,终不负先主之托!”
孔明提到先主,心中悲上心来,不由得双目泛泪,众文武多有伤感落泪者。
面对魏国的二十万大军,能将陇右夺下来,真是如虎口拔牙一般,众人无不是殚精竭虑!
刘季对众人说道,“我们当联名上表,为天子贺,为天下贺!”
孔明说道,“正当如伯长所言,先请入城,咱们边饮边谈!”
刘季与孔明携手入城,只见上邽城中,汉军正在帮城中百姓修备房屋,整修道路,并设了粥厂安置流民。
上邽城中秩序井然,集市恢复,一片兴然之色。
刘季心中不禁赞道,孔明真是治世之大才。
孔明在府衙设酒,与众人同饮,刚刚大战,军中存粮不多,也没什么好酒好菜,但大家却喝的极为高兴。
孔明对刘季说道,“伯长公,陇右还有陇西、金城两郡未定,河西四郡更是以魏地自居,公欲如何处之?”
刘季说道,“这几郡已是困守之斗,太守不降,各县却多有降者,我当先以使劝之,再兴兵去讨,眼下最难的事,是各郡人口凋零,如何恢复人口,兴农桑,还请丞相教我!”
刘季派人粗略看过,现在陇右各郡,一郡不过两三万人口,金城郡这样的大郡,才八万人口,还不如汉中的一个县人多,汉中有十五万户,人口五十多万,同样都是一郡之地,人口不足汉中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