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田中会变成这副样子,应该是家庭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个问题少年的产生,会有三方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据桐须观察田中在学校的情况,姑且是没什么问题的。既没有什么校园暴力,他本人也不是什么社恐,还是有着一定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至于社会方面,白天待在学校、傍晚放学就回家的学生,还和社会上的人难以产生什么问题。桐须是知道田中放学后完全不打工,倒是有频率的会参加社团活动。
像他这般懒散的人连学校的活动都不大愿意参加,很难相信他会参加什么社会活动。所以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可以pass掉了,那么问题应该出自家庭了。
这一切的推理都是来自资深老教师的自信,虽然是有些细节是靠直觉,但桐须觉得自己的判断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她也曾打过电话给田中的家长,商量家访的事宜。谈话过程还算愉快,田中的父亲是一个有着很高情商谈吐优雅的人,聊天的过程很顺利,但她打电话的目的却没有达成。
想要家访的请求被直接拒绝了,面对这个家长,桐须有一种自己方案被上司否掉无力反抗的感觉。
面对校长桐须都没这种压力,明明还只是隔着一个电话。
给出的理由也无法反驳,他和他的爱人正在北海道,桐须不可能放弃工作专门为了一个学生跑到北海道去家访。
这种因小失大的举措,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懂得如何取舍。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家访似乎是最明智的选择,就像是在一场暴雨中选择避雨,而非盲目前行。
总之,无论是与田中家长的谈话,还是观察田中自己的反应,桐须老师都感到他家的情况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大问题,就像是平静海面下潜藏的暗流。
怎么会有家长如此放心,将自己的孩子独自留在千叶读书,而他们自己却远赴北海道?桐须知道这个事实时,只觉得很奇葩。
莫非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