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发达了,整个中.栋地区也发达了。
三十三点二亿吨,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世界上所有发现的已知硫酸数量,甚至都不到它的一半!!!!
而且这台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座!
以秦岚的性格,如果只有这么一座,肯定不会大动干戈花费那么多资金在中东地区搞建设。
也就代表着在博斯湾附近,沿海的岸边有很多像这样一样的油田!!!
此时不管是劳合乔治还是威尔逊都麻了。
两人的任其已经到了最后一段时间突然间爆出来的这么一件事情,简直就是对他们最后的一次重大打击。
属于是毁灭性的,不带留一点点犹豫和反应时间的。
在他们的任期里,突然间出现了这种事情,让国会的人根本无法原谅他们。
而紧接着。
中栋地区的所有国家宣布,想要买这些石油必须要用神州的货币来进行购买,否则无法进行交易。
图穷匕见!!!
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秦岚去中东地区究竟是干什么去了?
本来以为他只是去那里开采点石油赚钱,但没想到秦岚的所图竟然如此之大!!!
三十三点二亿吨,如果周围的油田他才出来也是这个数量,也就意味着中东地区的石油储备基本是全球的百分之五十!!!
甚至比这还要更多!!!
而这么多的石油数量,足以影响全球的石油价格。
用神州的货币绑定石油,意味着石油的价格和神州的货币汇率息息相关。
只要秦岚愿意,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石油价格上涨,从而提升神州货币的价值。
如此一来,整个世界全部的交易都要动用神州货币。
此时之前嘲笑秦岚,在中东做无用功的人全部都闭嘴了。
一个在二十岁就能统一,并且带着国家强盛的人,怎么可能那么简单的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
神州的货币霸权在此时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而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
秦岚所访问的地区陆陆续续的被开采出来了更多的油田。
大布尔甘油田!扎库姆油田!鲁迈拉油田!加瓦尔油田!
其中大布尔甘油田的大明储备量是八十八亿吨!!!
扎库姆油田的探明储备是十五点九亿吨。
鲁迈拉油田探明储备量为二十六亿吨。
而最让人震惊的维加瓦尔油田,探明储备量为一百一十亿吨!!!
随后其余各地的石油储备被逐渐发现。
储量还都不低。
而且最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储量的不断上涨,意味着中栋地区或者说是神州所掌握的石油开始逐渐超过了世界半数。
就在这时,另一个更让人震惊的消息传来。
在神州东北的大庆方向发现了比加拉尔油田储备还要大的油田!
储备量为一百二十亿吨!!!!
同时在他附近有一块相对于大油田比较小的油田。
储量为五十五亿吨!!!
已经不用推测,而是可以肯定神州如今所掌握的石油数量为全世界石油储备的百分之六十多!!!!
所有人都为前来之前的行动的快速而感到震撼。
而如今得到的效果也如同秦岚所想的一样。
和石油绑定之后,神州的货币开始水涨船高。
已经开始超越了白鹰联邦的货币,逐渐逼近英镑。
秦岚坐在办公室里。
静静的看着自己下的这一盘棋,发挥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心里很是欣慰。
货币霸权已经逐渐形成,而随着接下来中东地区的石油逐渐开采自己时,货币霸权将会越来越稳固。
同时自己也要用货币。
打造一支世界上战无不胜的部队来维护如今的秩序。
只有这样神州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让秦岚比较懊恼的。
不是白鹰联邦,也不是不列颠。
而是自己北方的那个庞然大物。
酥鹅?
不!
现在应该叫做酥联!!!
自从斯达林上台之后,对酥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导致现如今酥联的钢铁产值以及经济恢复的十分的迅速。
军事力量也在节节攀升。
对于秦岚来讲。
现如今让酥联保持稳定,对自己也有好处。
毕竟不用花费那么多的钱,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驻兵。
但同样的,他不想让酥联发展的过快,而导致对自己造成威胁。
前世酥联钢铁洪流的印象,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现如今的酥联虽说是一个康米主义的国家,但其实骨子里面埋的还是沙蚊主义。
一旦这个国家强大之后会做出什么,前世的历史书上已经明确的告诉了秦岚。
而现如今,斯搭林和托基的矛盾越来越大。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借刀杀人。
斯达林会让酥联快速的发展起来,从而对秦然造成威胁。
那为什么不趁现在直接把斯达林给除掉呢?
成了对自己来讲是件好事。
输了无非就是给托基的脑袋上来一下冰镐。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寅。
“知道了。”王寅点点头,直接走出了办公室。
秦岚知道话说的越少,说明王寅心中越是肯定。
坐在椅子上。
前来开始规划下一步的目标。
而他最后将目光转移到了神州的下方。
东南亜地区!
王寅走出办公室之后直接去了十六号总部。
拿出了一个号码牌,一座房间门前的守卫打开了门让他进去。
而在房间里面全都是电报的滴滴声。
每天都会有上百件的电报从欧罗巴传到这里。
而这里则是秦岚可以那么清晰的知晓欧罗巴所有事情的元勋。
十六号欧罗巴部。
王寅走到了一个专用的电报机前,坐下来戴上耳机,开始按下电报机。
[砍掉枪头,趁机行动]
此时的白鹰联邦。
劳合乔治和威尔逊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应对秦岚。
其实他们的经济上涨形势也还行。
但是因为秦岚突然间控制了全球百分之六十的石油资源,让所有的国家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