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能猜的到老师要说什么,席灵歌点点头,接到:“老师要说的我大概了解。孩子的父母年少离家,很久没跟家里联系。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他们的情况,这才找上门。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和人的观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也有很多的心酸、无奈、迫不得已。
但他俩都是很好很优秀的人,不论是人品还是作为父母。
我们作为家人百分百的信任他们,相信老师平时接触的时候也有所了解。”
其实沐熙舟这次之后就会被带走,他会转学、会离开这座城市,她没有必要跟老师解释这些。
但席灵歌觉得沐熙舟的家世背景很快就会被曝光出来,有些事情不解释清楚就会像一根刺一样,成为永远被被人津津乐道的谈资,这对逝者是一种无情的诋毁,对活着的沐熙舟也是一种耻辱。
如果他父母真的如传言那么不堪,席灵歌也不用费这个口舌,但他们的故事让她动容和难过,她不想他们死了也背负着别人的误解,他们的儿子一生都要背负着那些莫须有的诋毁。
哪怕她今天的正名没有任何意义,也堵不住别人的嘴,她也想尽可能的替他们出声。
她想让沐熙舟每次想到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时,是感激的、缅怀的、充满尊敬的。
而不是听信了别人的编排,把他们当成他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老师一怔,有些释然的点点头,她说:“我家也有久病成疾的患者,虽然我的家境不错,家里患者情况也没有那么严重,但也能稍微体谅他父母的处境。
说实话,无论他父母行为如何,但他们的人品、学识令我钦佩。
我跟他父亲见过一次,见过他母亲无数次,即便生活给他们带去了一个又一个打击,但我能看出他们在竭尽全力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导孩子。”
老师的话让席灵歌想到了小堂嫂的那封遗书,她眼圈有点红了。
“正因这样,沐熙舟同学大半年来的变化才让我感到既着急又痛心。”
老师接着说:“二年级学生才这么小,他们哪里懂得大人们做的事,事情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我知道,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从家长那里听来的,我也曾私下里跟很多家长沟通过,但效果甚微。”
那些传闻对沐熙舟的影响很大,老师看着他从懵懂不自知到理解了那些传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