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仿佛激发了全部的火力,简直就像是刺猬一般的,无数道光线从基地射向太空,全部打在那个飞来的小行星上。
这颗直径超过几百公里的小行星,也被剥离了大量的物质,碎裂开来。
但太空舰队并不会让基地轻易的对付小行星。他们还派遣了大量的战机和机器人地面部队,还有战舰上的超大口径主炮,对着基地发射能量束和巨大的动能核炮弹武器。
双方围绕着小行星,展开了激烈的攻防。
这一战,一直持续到基地大量的武器被摧毁,出现了巨大的防御漏洞,一颗新的小行星被装上发动机,推动它朝着基地砸来。
这颗只有20公里直径的小星球,突破了层层的阻碍,偏离了目标一千米,轰然的砸在基地的右侧,巨大的速度和庞大的动能,让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李牧云,都能感受到山洞的震动,头顶上的细沙子,簌簌的往下落。
在系统地图上,那个冲天的乌云遮蔽了所有的视线。但是,里面那灼热的火焰,就算离得再远,也能够感受到。
外太空,刚刚取得胜利的舰队,也遭遇到了另外一支舰队。
一发现就相互间发射粒子束大炮。
战舰对战舰,双方在太空中展开了一次战列舰互相炮击的战斗。
几乎每艘战舰,都有着能量护盾,粒子束武器对能量护盾,只能产生巨大的光团,并不能击穿对面的能量护盾。
反而是双方最后都开始使用大口径的动能武器。
超大的电磁炮,炮弹以6000公里每秒的急速飞向目标,这样双方交战距离只有数万到十几万公里的太空范围来说,几秒就能到达对方战舰的头上。
不像粒子束武器,这种能量光束,是以光速飞行,几乎没法躲避只有靠着护盾硬抗。
但护盾面对重达数十吨的钢铁核弹弹丸,以6000公里每秒的速度所携带的巨大能量,却没法扛住,只能靠粒子束武器和磁场护盾发生器,击偏电磁炮弹的弹道。
但这种几亿当量的核炮弹,会在偏移弹道之后,距离最近的时刻,快速的引爆。
所以,远距离下,双方武器差不多的情况,拼的就是一个战舰扛能量伤害的上限。
只要拉近到电磁炮开火,双方都不能躲避的距离,这才能一炮瘫痪一艘战舰。
另外,就是饱和攻击。
战术最后成了谁的战舰多,饱和攻击就越有效。
明显,支援部队的战舰数量多,打击基地的太空舰队,损失了一艘战舰之后,就飞快的撤退。
但他们的饱和打击,也让对方损失了一艘战舰。
支援舰队自然不想让对方跑了,几面包抄,让原来的太空舰队不得不断尾求生,用两艘战舰的损失,跑掉了主力。
李牧云就像看大片一样,在地面看了一场精彩的太空舰队对决。直到一艘失败的战舰,燃烧着巨大的火焰,砸在他附近的时候,李牧云立刻开始警惕起来。
支援舰队并没有登陆,而是派遣了一个登陆部队,降落在基地上,检查一番基地,带着还幸存的生还者离开了这个星球。
此时,这个星球已经是火山和乌云笼罩,那一大波的小行星袭击,这星球没碎都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引发了全球那点小小火山地震,乌云笼罩的核冬天算什么!
李牧云还是比较从心的选择穿上防辐射的隔离服。
偷偷使用飞艇,发射了一个侦查卫星,没有见到双方的舰队之后,李牧云才出现在山洞外面,指挥着陆航部队,朝着战舰坠毁的地方飞行。
一道光束闪过,最前面的直升机被击毁。
直升机部队立刻转移方向,但再快,能有光快?
这一波的陆航,就这么还没接近坠毁的战舰,就被上面还没损毁的粒子束武器击落。
入宝山空手而回,自然不是李牧云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