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意图。
中计了!
莽撞了!
或者说他听到曹操要废三公、置丞相,就自乱阵脚了,急吼吼跑来质问曹操。没想到,曹操早就挖了个坑在这里等着他。
或者说,曹操等着他说出剿灭袁绍的事情,再顺势抛出剿灭袁绍后恢复丞相制度。
荀彧心中迅速转动着。
怎么回答?
他该如何自处?
曹操看到荀彧的神情,不急不缓的道:“文若,贾逵的上书,必定会一层石掀起千层浪,会引起无数人的注意。有了第一个贾逵,就会有第二个李逵,第三个钟逵,乃至于更多。”
“你要阻拦,却因为这件事闹得家庭不宁,父子反目,叔侄反目,或者是兄弟反目,值得吗?等荀攸、荀恽和荀缉等人都上书,你如何阻止呢?”
“你总要顾全家人。”
曹操抛出荀攸、荀恽和荀缉这些荀家的人,尤其荀恽是荀彧的儿子。
荀彧不能不顾!
如果没有荀恽、荀缉这些二代被曹休一网打尽,曹操不好拿捏荀彧。曹操听曹休说,荀恽和荀缉在司隶地区的表现都很出众,和曹休的关系也非常好。
这让曹操更加从容。
荀彧听到曹操的话,神情愈发凝重,衣袖中的手也握紧。
好半晌,荀彧咬牙道:“司空今天要当丞相,明天或许就要加九锡称公,后天说不定就称王了。曹公的欲望沟壑难填,我岂能步步退让呢?就算恽儿、缉儿等人上书,我也不可能让步。”
曹操听出荀彧的言外之意,心中叹息。
这就是荀彧。
因为荀彧有这样的坚守,才能在曹操身处逆境的时候,跟着曹操死战到底,熬过一个一个坎取得现在的胜利。
这样的坚守,又让他无奈。
曹操眼神深邃睿智。
忽然,曹操想到了曹休提及科举的分析,想到曹休建议他称丞相的试探,以及曹休具备的睿智和魄力,心中顿时下了决定。
曹操缓缓道:“文若认为我会一步步的突破,我承认未来,或许还会有些突破。但是我当着文若的面发誓,我曹操此生为汉臣,可否?”
荀彧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问道:“司空此言当真?”
曹操掷地有声道:“如果我违背誓言,天人共戮。”
荀彧松了口气。
他和曹操是一代人,曹操始终是汉臣,他也始终是汉臣。
这就足够了。
这也是他唯一能坚守的。
荀彧拱手向曹操行了一礼,郑重道:“司空剿灭袁绍后出任丞相,在下不反对。”
说完,荀彧离开了。
曹操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紧跟着笑容彻底绽放,爽朗大笑了起来。
他给了荀彧一个允诺,换来荀彧装鸵鸟,让荀彧去相信至少曹操在的时候,汉室依旧存在,荀彧依旧是汉臣。至于未来,荀彧本身都已经不相信不去管了。
曹操清楚这是荀彧最大的让步,要让荀彧转为拥戴他舍弃汉室,那是不可能的。
曹操却是一笑。
这也足够了。
……
冀州,邺县。
这是冀州的治所所在。
袁绍两年前逃回邺城,虽然受了伤,虽然患了病,却一直励精图治想报仇雪恨。
袁绍想到曹休杀到邺城,抢走他的儿媳妇甄宓,还听说甄宓为曹休生了个大胖小子,袁绍就难以抑制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