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知道刘备和曹休的渊源,而且他也是亲历者。
因为自家主公在曹休的手中栽了大跟头,有怨恨很正常,实际上他也是一样。他定下草人借箭的策略,没想到,却被曹休看穿了,还射出无数的火箭给他,最后狼狈逃窜。
诸葛亮深吸口气,劝说道:“主公,江东方面还没有消息传来,以孙权的秉性,如果知道了孙尚香的事儿,不可能不通报,也不可能不通知撕破联盟。我认为是曹休故意为之,要激将我们,促成我们去强攻,或者是挑起冲突。”
刘备大袖一拂,怒道:“曹休要战,战就是,何惧之有?”
诸葛亮有刹那的迟疑。
旋即,诸葛亮说道:“主公要战,在下自当鼎力支持,倾尽荆州之力开战。”
“就算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只不过主公要和曹操作战,好歹要做足准备,更不能我们单独和曹操、曹休开战,应该先派人通知孙权,和孙权联络一番,最后再北上开战。”
刘备大怒的气头上,诸葛亮没有正面阻拦,只是说和孙权商量。
事缓则圆!
只要不是立刻发兵,一切就好办。
刘备听到诸葛亮的话后,也是接连点头,脸上的怒火渐渐消散,情绪稍稍稳定。
毕竟,刘备是老江湖了。
刘备仔细思考后,开口道:“我听军师的安排,先和孙权联络一番,主动布局。实际上,就算我们不去攻打曹操,等曹操消化了北方各州,也必然要南下的,早作准备最好。”
诸葛亮松了口气,开口道:“主公英明!”
“报!”
恰在此时,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进入,禀报道:“使君,江东使臣鲁肃在府外求见。”
刘备微微点头,没有立刻回答,看向诸葛亮,问道:“军师,鲁肃来襄阳,肯定是为了孙尚香的事情,这件事你怎么看?”
诸葛亮心思转动,问道:“孙尚香离开江东,在下始终认为不是孙权的安排,绝对不是孙权想后路之类的,肯定有原因。另外,主公介意迎娶孙家其它的女子吗?”
“不介意!”
刘备毫不犹豫道:“都是女人,熄了灯都一样,哪有什么分别?军师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诸葛亮开口道:“孙尚香跑了,联姻的事情是江东孙权理亏,主公借此施恩给孙权,不计较得失,可以显露宽阔胸襟,也借此加强双方的联络。”
“曹休把消息传到了襄阳,也是为了增加主公和孙权的矛盾。主公现在宽宏大量,和孙权的关系更进一步,就更有利于未来讨伐曹贼。”
“一切要以团结孙权为主。”
“这是根本。”
诸葛亮郑重道:“没有了孙尚香,主公迎娶孙家的其它女子,仍然和孙权联姻,等于让孙权欠主公一个人情。”
刘备说道:“只要能讨伐曹贼,有利于振兴大汉,军师看着办就是。”
诸葛亮微笑道:“既如此,主公等会儿见机行事,在下会促成双方联姻,让孙权再送一个女子来。”
刘备点了点头,吩咐人召见鲁肃。
士兵去传信,不一会儿,鲁肃风尘仆仆的进入。
鲁肃看到刘备,心中有些无奈。
孙刘联盟,守望相助,也定下了联姻的事情。原本这是好事,可是孙尚香突然就消失,找不到人影儿,询问府上的侍女也没有任何的线索。
当时,鲁肃建议孙权封锁消息,迅速搜查。
即便如此,孙权也没有找到人,而且刘备安排的迎亲使团都已经快要到吴县了,孙权一方还是没找到人。
无奈下,孙权安排了鲁肃来。
鲁肃一路来到襄阳,没有半点休息,进了城也没有歇口气更没有时间去调查荆州的情况,直接来到州牧府求见。
鲁肃拱手行礼道:“在下鲁肃,拜见刘皇叔。”
刘备示意鲁肃坐下,询问道:“鲁先生来襄阳,有什么事情吗?”
鲁肃一副迟疑的模样,欲言又止后叹息一声道:“不瞒刘皇叔,主公的妹妹孙尚香突然消失了,现在完全找不到人。”
“诸葛先生出使江东,定下了孙尚香联姻。”
“人没了,婚事难成。”
“为此,主公专门安排我来告知一番,请刘皇叔知悉,此事绝不是主公要悔婚,更不是要肆意破坏双方联盟,就是找不到人,请刘皇叔明鉴。”
鲁肃一番话说完,再度拱手行了一礼。
刘备板着脸呵斥道:“鲁先生,孙权觉得我刘备好欺负吗?明明他的妹妹去许都投奔曹休,明明是孙权默许的,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鲁肃毫不犹豫道:“请刘皇叔明鉴,我主绝不会安排孙尚香去投奔曹休。因为孙尚香消失的事情,主公也辗转难眠。”
刘备沉声道:“曹操独霸北方,孙权慕强也很正常,联络曹休安排一条后路更是正常。可是,不应该出尔反尔,藏着掖着,更不该羞辱我。你说不可能,孙尚香的消息在襄阳城内传得人人皆知,无数人都在议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