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比如说你把金矿石上交后,其实内心是后悔的,后悔自己为什么要一时冲动。但是当你翻开红宝书学习的那一刻,你又对自己会有这种想法感到唾弃。想到自己这样做也算是为国家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你的内心觉得满足和安定。心想,我现在也是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章斯尔:“你内心戏好多哦。”
记者:“........”【这天怎么这么难聊?】
记者:“没有吗?你脑子一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吗?”
章斯尔:“有啊。”
记者:“哦?你有什么?展开说说。”
章斯尔:“我们村那座山是国家的,那座金矿是国家的,我,也是华国的公民。
我告诉自己的祖国妈妈,咱家后花园这有座金矿怎么了?
我又不是去和小日子说,我为什么还需要做思想斗争?
告诉国家这里有座金矿,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好!这话说得好!告诉国家这里有座金矿,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坐在一旁一直安静不出声的吴镇长,听到章斯尔的这段话,也忍不住打断他们的采访,站起来鼓掌,他觉得这话说得太好了。
有了吴镇长的带头,其他的人也纷纷站起来鼓掌并对章斯尔进行花式夸赞。
“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觉悟,国家才能有未来。”
“章同志作为一个有觉悟的下乡知青,我相信她一定能给桐湾大队带来很大的改变。”
“小章知青一直都是个有觉悟的好同志,我们大队的人都很喜欢她。”
章斯尔腼腆的笑着,接受大家的夸赞。虽然她知道这个时候,她如果再说一两句谦虚且肉麻的话,肯定能得到更大的认同,给领导留下更好的印象。
草稿她都打好了,但...说不出口。这种话还没说出口,自己就先尴尬的感觉谁懂啊?
“小朱啊,你也别整那些煽情的了,那都是些老掉牙的,我们采访还是要问些,正向一点的,有力量的东西。你说,是不是?”
吴镇长拍了拍朱记者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眼带警告。
记者:“........”
记者:“好的,领导。”
采访继续......
记者:“你第一次见到领导是什么心情?”
章斯尔:“........”【没啥特别的心情,当时我以为我就是一个吉祥物。】
记者:“是激动吗?还是害怕?或者紧张?”
章斯尔:“紧张,当时很紧张。”
记者:“你在跟领导汇报金矿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样的一个心情?”
章斯尔:“紧张,当时很紧张。”
记者:“哦...还是紧张是吗?那你当时心里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对领导的。”
章斯尔:“........”【想他们什么时候走。这能说吗?】
记者:“太紧张了,所以当时心里已经没办法有其他想法了是吗?”
章斯尔:“啊...对对对。”
记者:“章同志作为一个非常有觉悟的同志,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全国人民说的?”
章斯尔:“相信自己的国家,爱护自己的祖国。”
记者:“还有吗?”
章斯尔:“还有啥?”
记者:“没有了吗?你对全国人民就没有其他的话要说吗?”
章斯尔:“那我就再说一句,做好事前不要剪头发,不上镜。”
记者:“........”【那人不是说这人没文化又自卑,很好拿捏的吗?这TM的哪里像是没文化好拿捏的样子啊!这就是个刺头!还是个有文化的刺头!】
吴镇长也看出来朱记者和章斯尔之间的不对付,警告的看了一眼朱记者,就草草的结束了这场采访。
随后吴镇长就领着众人转场到了晒谷场,他们过去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在计分员的组织下排列站好。
吴镇长、公社长和大队长依次上台讲话,这让章斯尔有一瞬仿佛回到了上辈子的国旗下讲话,那种时间过的漫长又无趣。
村民们不觉得无聊,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他们又激动又骄傲。镇长耶,来他们村讲话耶,无限的光荣啊!怎么可能会觉得无聊!
单就这件事。他们就能去跟隔壁几个村吹一年,不,他们能吹好多年!逢年过节出去走亲戚,这就是他们吹嘘的资本,这就是面子!
所以他们不止不会觉得无聊,恨不得领导讲话再慢一点。让他们每一字每一句都记下来,以后出去吹的时候,就可以学给那些人听。让他们羡慕!
吴镇长讲完话,村民们像中了特等奖,鼓掌之热烈,手都拍红了。
公社长讲完话,村民们像中了二等奖,鼓掌之热情,开开心心。
大队长讲完话,村民们像中了谢谢惠顾,鼓掌之热闹,重在参与。
等所有人演讲结束后终于进入了颁奖环节,先由大队长介绍一下章斯尔发现金矿的过程,顺便赞扬了她的知识储备和拾金不昧的品德。
再由勘测队的领头人王教授上台,用最通俗易懂的话给村民们科普几种常见的矿石。
最后由吴镇长对章斯尔进行嘉奖和勉励,还给在场所有人画了个又大又圆的白面饼子。
奖品是一张先进个人奖状,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一个坪山县的工作名额和二十张大团结。
全村哗然,看章斯尔的眼色瞬间变得幽深了起来,各自打起了小算盘,想把这个香饽饽扒拉到自己家里来。虽然人现在看着还小,但她们的儿子等得起,先定下来再说。
反正现在知青也回不去,她的工作又在坪山县,大队长还是她亲戚,干脆直接在她们桐湾村安家落户多好。
因为大队长对章斯尔的格外的优待和照顾,连阿强家的蚝壳屋都卖给她,所以村里的人都在猜章斯尔是不是大队长家的亲戚。
至于让儿媳妇养她们儿子这件事,在她们眼中那不叫吃软饭,作为渔村的女人,就是得这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