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鸡冠菇,中文学名硫磺菌,是菌类的一种。初期瘤状,似脑髓状,菌盖覆瓦状排列,肉质多汗干后轻而脆。
幼时可食用,味道较好,也可药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性温,味甘,能调节肌体,增进健康、抵抗疾病。常食利肠胃,助消化,有纤体美容功效,有消炎、利尿、去湿作用,入药治疗妇女白带过多,内分泌失调,养血调经。”
“那我采到的这颗是幼的还是老的?能吃吗?”
“能吃,而且好吃,鸡冠菇生长季节是春末和夏季直到秋初,生长周期相对较长。
幼嫩时入口很好,味道鲜美,口感嫩而脆,蘑菇味十足,肉质厚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吃起来很像在吃鸡胸脯肉。
但长成后就会很柴,所以一定要在它幼嫩时食用,你发现得早,这颗是幼嫩的。”
听到像在吃鸡胸肉,章斯尔立马两眼放光的问:“那我们要怎么煮好吃?”
“可以和肉炒,或者炒青椒,炒韭菜、炒韭苔吃,也可做成蘑菇酱,或者包饺子、包包子,还可以拿来煲汤,做菌汤,炖鸡汤,打边炉都可以,味道鲜美。”
“emm...那我们晚上打边炉吧?我今天采了很多菇子,熬成一锅做汤底肯定会很鲜。”
章斯尔说的是云南的特色——菌子火锅,集合数种不同种类的菌菇一起炖煮成锅,菌菇的鲜香在高温的作用下被逼出,鲜香阵阵,味道迷人。菌菇清甜鲜美,入口滑腻爽口,其精髓便在汤的鲜美和菌菇的软嫩。
“行啊,那你们爷三把这些菇子洗干净了送来厨房给我。”
姚金芍在听到章斯尔的声音就放下正在切东西的刀从厨房出来了,也就刚好听到她晚上想吃打边炉,那么乖的小孩子不管想吃什么,做姨姨的当然是要满足她啊。
朱峰拉着章斯尔蹲在水盆边洗菇子,顺便给她普及一下鸡冠菇的知识。朱峰是中医药世家的传承人,年轻的时候也留过洋,学习过西医。他最开始会去学西医是因为发现在国内,西医正在慢慢的侵蚀中医的市场,他身边的人,乃至他的朋友都越来越推崇西医,反而对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知识嗤之以鼻,认为中医是糟粕。
朱峰不服,他是中医世家的传人,他比这些盲目跟风追捧的人对中医的了解很深,更能体会到中医的魅力,他不相信中医是糟粕,更不相信西医可以赢过中医。在当时的他看来,西医更像是魔教,才会引得国人丧心病狂,毫无道理的偏爱。
魏源在其着作《海国图志》中提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朱峰深以为然,所以他出国留学了,一开始本来是为了寻找西医的弱点而出国留学的,但学成归来之后,他改变了想法,他觉得中医和西医完全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的。
中医有做不到的事情,西医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但中医做不到的西医可以做到,相反的,西医做不到的中医可以做到。所以中医和西医没必要互相排挤对方,如果能在它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把它们相结合,就像太极八卦那样,该有多好啊,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结果他喵的,他才刚研究出来点头绪,正打算施展抱负呢,就被朋友举报了,把他连人带老婆的给薅到这乡下来,气的朱峰一口血直接哽在喉咙里。
虽然现在是不能施展抱负了,但可以带带小徒儿,怀揣着这个小心思,朱峰经常找章斯尔聊天,聊着聊着就开始给她实地教学。一个好奇心旺盛,一个“心怀不轨”,刚好就勉强的凑成一对“师徒”。
晚上章斯尔他们吃了一顿全素宴,不止锅底是金黄浓汤的菌子火锅,因为不忍破坏这锅汤的鲜美,就连涮的菜都是自留地里摘的菜。由于这锅汤太过于香浓醇厚,以至于大伙儿不过是就着烤地瓜吃,也吃得喷香。
题外话:
据说野生菌中放八角容易中毒。
吃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