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3年,病重的李漼驾崩,享年四十一岁。】
“还好,”李世民看着神迹道,“下一个皇帝励精图治,完全没有……”
【十二岁的李儇在宦官田令孜的拥立下登基为帝。】
“呀,幼子登基,”刘秀点点头,“终于让朕等到了。”
“就这情况,皇帝根本没办法把持朝政,”邓禹看着神迹,略微担心道。
“行了,”刘秀心里算着时间,“唐也已经两百多年,现在灭亡也不亏。”
……
“十二岁能干什么?”
这不明摆着当傀儡吗?
刘协看着神迹感同身受。
没错,他就是这个情况。
如今他这个傀儡当得很痛苦。
【登基后的李儇立刻把政务扔给被他尊称为“阿父”的田令孜手中。】
“阿父?”刘协还没同情他多久,就听到“阿父”这个尊称。
这么直白的意思,他不猜都知道是父亲的意思……
这李儇怎么和他父皇一样,认宦官为父?
那可是宦官,他可是天子,他怎么可以认宦官为父?
……
“认宦官为父?”李隆基突然觉得他的安史之乱也不算耻辱。
这能比认宦官为父还要耻辱?
【田令孜也不枉李儇对他的信任,掌握大权后立刻用手中的权利卖官鬻爵,招权纳贿。】
“这是拿汉灵帝当榜样吧?”李世民再也忍不住道。
要不然怎么又是认宦官为父,又是卖官鬻爵?
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后代?
【而李儇转身投入各种游乐之中。】
【整日与乐工,优怜混在一起,动辄以万赏赐。】
【很快,国库见底。】
“这时候才见底?”李炎自然自语道,“朕还以为他爹都把国库挥霍尽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儇听取田令孜的建议,对长安东西市的商人大肆搜刮。】
【收效颇好。】
“你是收效好了,你的百姓生活就差了,”朱标摇摇头。
“这都是被逼得,”朱元璋只看了一眼就继续说道,“但凡能活下去,黄巢起义的时候都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参与。”
【次年,各地加急的奏疏接踵而来——党项,回纥入边,南诏三渡攻到雅州,劫掠事件屡禁不止……】
【见到奏疏的李儇手足无措,新任宰相立刻派遣兵多路反击。】
【南诏被打退,不敢入侵。】
“不得不说唐的军事能力是真厉害,”赵匡胤点头道。
都已经到末年了,还能把南诏打得不敢入侵。
他们要是一开始就重视起义问题,拿这个气势去平叛,延长统治时间,完全不是问题。
【公元875年,濮州人王仙芝起兵反叛,人数迅速过万。】
【天平节度使薛崇围剿未成反被击败。】
【第二年,与王仙芝一起贩卖过私盐的黄巢响应王仙芝。】
“也是卖私盐,”朱标想了想说道,“张士诚也是卖私盐。”
“这好理解,”朱元璋继续道,“毕竟私盐的利润高,反正也不能在朝廷做官,干了就干了。”
【两军和一兵,数不尽的百姓加入抢劫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