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赵祯遗腹子的消息下,赵曙病倒,曹太后垂帘听政。】
“这都这么大年龄的人了,还有太后垂帘听政,倒是挺稀奇……”扶苏看着神迹,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起来这皇太后的势力也不小,”李斯若有所思道,“不过臣以为这应该和赵曙不是赵祯的亲生儿子有关……”
“这在担心什么?”刘邦不满道,“有遗腹子,直接找人做了不就行了,至于为此病倒?”
“这时候有遗腹子?”杨坚看着神迹道,“这个时候有遗腹子又如何,就算是皇子,赵曙已经登基,就算他同意退位给皇子,他的拥护者也不可能答应这件事,再发展发展,直接发展成陈蒨和陈昌的结果。”
“不会那么麻烦,”独孤伽罗看了眼杨坚道,“陈昌怎么说也是个二十多岁的人,这直接是个还没出生的孩子,能不能出生都是问题。”
“遗腹子!”听了这么久,赵祯终于听到了他想听的事。
现在出现了遗腹子,只要是个儿子,这皇位不就还在这一脉吗!
“遗腹子?”赵顼咬牙道,“就是陷害父皇的人!”
当时说她有身孕的女子,是私身宫女韩虫儿。
所谓私身宫女,就是在女官手下干活的下一级宫女,她们需要干有又重又累的活,也正因为如此,偶然被赵祯巡幸的她借赵祯去世的这件事,谎称有身孕。
得知此事的父皇病倒,曹太后垂帘听政。
也正因为如此,父皇和曹太后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要不是众大臣劝劝曹太后,他们的关系能更差。
【在宦官的谗言下,赵曙和曹太后的关系紧张。】
【几个月后,病体恢复的赵曙亲政。】
【亲政后的赵曙缓解冗官的压力,重视读书典籍。】
“冗官问题一直在处理,又一直存在,他也不从根本上找问题,”朱元璋有点看不下去道,“你宋每次科举都选那么多人,又让这些人都当官,你不冗官,谁冗官?”
“就不会向朕学习一下,少录取些人,对他们严厉一点吗?”
朱标:……
父皇,宋朝可是在唐末和五代十国那种乱了那么久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赵匡胤可是一开始就刑不上士大夫,并让后人严格实行,就你在朝堂上庭杖,根本不会实施。
【韩琦等人向他提议关于其父濮王的名分问题,赵曙以过大详后再议。】
“还要等一等?有什么好等的,直接称皇伯不就行了?”赵祯感到莫名其妙,扭头对韩琦道,“你直接让他称皇考。”
【一年后,韩琦继续提出这个问题。】
【赵曙将绍令送往太常礼院讨论。】
【以王珪为首的两制认为称为皇伯,以韩琦和欧阳修为首的宰相认为称为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