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就是北齐后主的伎俩吗?”杨坚指着神迹说道。
当年高纬叫北周大军攻来,立刻传位给几岁的儿子,高纬的儿子年纪小,赵佶的儿子年纪可不好,替他父皇来背锅,再合适不过了。
“这时候把他儿子推上皇帝有什么用?”李治不由说道,“推上去也不能改变金军马上到的事实。”
“改变不了这个,但是他可以一逃了之,”李世民眯着眼睛说道,“不得不说,这宋向唐学习地可真全。”
“果然想着逃,和朕说得一模一样,”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快进到汴梁攻陷。”
“逃了?”柴荣笑着说道,“他宋这点是真速度。”
“宋被你治理成这个样子,不想着解决,结果让儿子来给你背锅,”赵匡胤气得站起来,“你有什么资格逃?”
“称病传位就是为了逃跑?”赵顼已经想到这是多么丢人的事了。
他还有什么脸去见人了?
【公元1126年,赵桓改元靖康。】
【此时金军渡过了黄河。】
【消息传入汴梁,赵桓的妃子,皇子逃了出去,本想跟着逃的赵桓在大臣的劝谏下,勉强留下。】
“他儿子也想着逃,真是亲儿子,”杨坚马上夸赞道,“要不你们再立一位新皇帝,两个人一起逃?”
……
“还以为是赵佶带着妃子和皇子出逃,”赵匡胤不由说道,“弟弟,不得不说,你这继承人,让朕知道什么叫做步步都有惊喜。”
【当天晚上,赵佶带着妃子,皇子,公主南逃。】
“最后还是跑了,”扶苏摇摇头,“金军的补给线那么长,他们也不知道抵抗一下。”
“金军能那么快的攻陷各个重镇,已经说明局势,”秦始皇对扶苏说道,“这个时候已经没多少真心向宋,他们再抵抗,内部叛变,就和石重贵一样北上生活。”
“来了来了,皇帝跑了,”刘邦满意地点点头,“正常发挥。”
“这次跑到哪里?”刘备盯着神迹想道。
跟着唐帝王的经验,他们会来到他们蜀地。
“还是跑了,”杨坚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也别和唐一样去蜀地了,直接和朕的广儿一样,直接到江南,在南方建国,偏安一隅。”
杨广:……
“跑跑跑,”赵匡胤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就知道跑,朕的基业,就要被你们这样跑没了。”
“不行,朕要留下祖制,这种事情,朕不许大宋再次出现。”
“额,这算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赵顼越发坚定看完神迹就去收拾赵佶的信念。
“哎,”赵构叹了一口气。
虽然逃跑耻辱,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时候,逃跑也不见得错。
【在赵桓的大肆赏赐下,宋军备战。】
【而此时的开封,没有多少人。】
【几日后,金军发起进攻。】
【不过很快,金军在历数赵佶的错误和金国受到的不公后,以新君登基为由,请和。】
【赵桓立刻派人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