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不忍心,苏一还是开口道:“这个我没办法。”
苏引兰的眼神立刻就黯淡下去了,其实她知道是治不好了,但是她总是带着万一呢的想法不愿意放弃。
苏一确实是没办法,要是小婴儿时期还有可能干预,这孩子的脊柱和四肢已经成型了,小儿麻痹症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好在这孩子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只是左手和左脚有点问题,只要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不过随着年龄变大,左右两边的差距也会变大。
小女孩或许已经习惯了这种结果,不哭不闹的乖乖待在母亲身旁。
有了结果,苏引兰就打算带着孩子走,治不了苏一也不好意思要诊费。
不过在苏引兰起身后,苏一还是忍不住问:“你们没吃糖丸吗?”
1962年疫苗就出来了啊?这都十几年了,这孩子出生时应该已经普及了啊?
苏引兰摇摇头:“那个时候没吃,在家生的。”
“都怪我都怪我啊。”嘴里嚷嚷着,拉起孩子走了。
苏一张张嘴,到底没有喊住两人,针灸虽然能缓解,但是她现在并没有犯病,只是四肢不协调。
加上苏一觉得目前想的治疗方案不是很完善,还是先查一下资料确定好方案再去找他们吧。
接下来除了还等着的三人,又来了两个,不过都是些女人难以启齿月经不调,瘙痒等小问题。
还好都是小问题,不然苏一还以为都怀疑,上河村怎么会有这么多大病了。
不过忙了一上午就挣了两块钱,因为她没有药材,只能给人开药方,有几个听说苏一一药都不拿还要一块钱,就不要了,苏一也没强求。
到最后还是两个跟苏一沾亲带故的,不好医生不拿钱,才付了看诊费,还要自己去镇上拿钱,他们也觉得不划算,还不知道有没有用呢。
看这个样子,苏一觉得不行,等王朝霞回来后,还是得去县城一趟。
空间里是有些药材但是远远不够,去县城进一点货吧。
直到中午都过了,王家柱才气喘吁吁的回来,两个孩子饭都是在苏一家吃的。
自然没有落下妇人,给几个小家伙的的饭拨了一部分给她,生病了也吃不了多少。
妇人已经醒了,经过苏一的针灸,那口气是保住了。
血虽然没有彻底止住,但是已经不像早上来时流得那么凶。
接下来的几天,苏一在进行针灸和汤药,病情基本就能稳住,剩下的就是慢慢吃药将养。
苏一不想病人咋你自己家里。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于是就让他们自己抬回去了。
大不了自己每天上门去,反正九队也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左右。
不过走之前苏一要诊费,这次可不是一块,苏一要了二十块钱。
她接下来还要三天上门去针灸,后面还要换新的药方。
加上买的药只是基本的,苏一自己还的搭上点人参,一服药至少要放两片,那就是要半根。
算下来二十块都是少的,不过就像她说的又不以这个为生。
王家柱身上只有五块,并表示第二天苏一上门针灸的时候给剩下的。
苏一也无所谓,这种情况也正常。
可能是知道了苏一不给开药就要收诊费,下午就没人再上门。
苏一也落得清净,去看了下王二牛,换了一瓶药后,进了空间收拾药材,没有的到时候再进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