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矿工老江身体有病有伤,遇到脏活、重活、危险活,其他人照顾他,让他靠边站。久而久之,老江养成了习惯,遇到脏活、重活、危险活,他毫不谦让,主动地自觉地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引得同班组的工友们大为不满。
常言道:“能照顾你一时,照顾不了你一世。”加上老江没有了老婆,又不会省吃俭用过日子,因此,一人干活,养活两个儿子,经济压力还挺大的,常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老江又没有另外的一技之长,不能像其他的同事一样,工余再去打一份零工、或者做一点小生意,赚一些辛苦钱,补贴家用。老江的全部收入,就是可怜巴巴的一点工资和时有时无的奖金,因此,他对金钱十分看重、分毫必争。
自报分值的时候,他专拣最高一等申报,众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撇嘴摇头。最后一个环节:无记名投票。公布结果,出乎老江的意料:他的分值,排在全班组的末尾。于是,他通娘骂老子、拍桌摔椅子,效果却适得其反。不仅分值没有一丁点提高,而且,引起了众怒,大家一致提议:把老江踢出本班组。
虽然上级出于照顾老职工、患病职工的考虑,否决了这个提议。但是,他与众工友的关系,是彻底闹僵了。
心有块垒,借酒浇愁。老江渐渐又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多了买酒这一个不菲的开支,日子越过越艰难,已经到了变卖家产、寅吃卯粮的地步。
老江缺乏反省意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认定,是众工友“扎起把子”欺负他。有了这种“受害者”的戒备心理,他活得像一个刺猬:浑身的刺,根根张开、愤怒竖起,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所有登门告状者,他都认为是“故意挑衅”、“恶意找歪”,怎会有好脸子给他们看?!
告状人自讨没趣,只得悻悻而去。久日久之,大江纵容儿子做坏事、横蛮不讲理的坏名声,在矿区传得家喻户晓。上门告状的人,越来越少。大江落得个耳根清静。大江的邻居们则在背后议论:“俗话说,‘从小看到老’,咱们留着后眼睛看吧!这两个小兔崽子呀,一定会是他江家门的报应!”
有父亲包庇、撑腰,俩兄弟做起坏事来,更加有恃无恐、毫无忌惮、不讲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