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过年一天一天的临近,与城里冷冷清清的情况不同,相反的是乡下越来越热闹,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很多一年到头,都难得见一次面的亲戚们也都回来了,就连陈序出门去小卖部买个东西,一路上都能见到好几个同宗亲戚。
这几天单是发烟,都发出去两包多了,虽然以他现在的情况,发“和天下”这种一百一包的烟都不为过。
但从小就被爷爷教导低调做人的他,依旧只发二十五一包的芙蓉王。
在这个世界上,希望你能过得好的人没几个,希望你过得不好的人反而一大堆,特别是乡下这种地方,不是世外桃源,甚至有时候的陋习比城里多太多了。
比如他们老家这边,就会从你发出去烟的档次,来猜测你今年赚得多不多。
如果是发普通黄色二十五的芙蓉王,哦,今年过得一般般。
如果是发蓝色三十五一包的芙蓉王,那你今年肯定赚得不少。
换成五十的“和气生财”或者一百的“和天下”,那又是一码事了,你今年肯定是发大财了,哪里的门路?能带上我一起发财吗?
就是这样的,过年回来谁家的谁谁谁,发的烟是多少钱一包的,转眼间就能从那些“长舌妇”的嘴里,很快的传遍全村。
陋习就不多说了。
这几天陈序开车,带着老妈往返镇上和乡下的集市,把该置办的年货,都置办的七七八八了。
特别是家里有个之前当过镇长的爷爷,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家上门拜年的人会比较多,老爷子又是个好面子的人,只要来上门拜年的人,他都会很客气的留人家吃饭。
往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八这几天,基本上每天都要置办两个八碗,中午一个晚上一个。
要消耗的食材酒水,和水果、瓜子、点心这些吃的非常的多。
反正每次开车出去的时候,陈序车子后备箱总能被老妈塞得满满的。
这也是为什么老妈,每次都会提前回乡下置办年货的原因。
到了农历二十七的晚上,老爸也赶了回来,没办法国情如此,公职人员就是这样的,除非是一些比较清闲的部门,不然基本都是二十八、二十九才开始放假。
老爸回来的第二天,吃过早饭就换上了一套旧衣服,乐呵呵的扛着锄头带上水壶,手上拿着编织袋子就上山了。
他很喜欢吃冬笋,更喜欢挖冬笋,每到年前的这个时候,就是他进山搜刮的时候。
除了中午会回家吃饭,他基本都会在山里忙活一整天的时间,然后扛回一袋又一袋的冬笋。
陈序记得老爸的战绩,最好的一次,是一天的时间里,挖了整整三麻袋的冬笋。
整整三麻袋的冬笋啊,很多一辈子在乡下,地里刨活的农民伯伯,都没他这挖笋的战绩。
陈序曾戏言他老爸将来退休了,冬天里单单回乡下挖笋,都能发家致富。
而他陈序挖笋的水平就不说了,在他老爸面前不值一提,能挖到几个是几个,纯属看运气瞎猫碰死耗子的那种。
一般到了年二十八这一天,陈序他们家才开始炸丸子、酥扣肉,奶奶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再加上年后上门拜年的人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