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由姑苏市政精心打造的古街,还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河道中间架设了几道拱桥,用以连接两岸,方便游客观光游览。
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似乎总能让人静下心来,让游客们驻足止步不前,怎么看也看不够。
相较于白天,夜晚的河面上,倒映着两岸古建筑的轮廓,水面的涟漪中闪烁着点点星光,给人一种唯美而深邃的感觉。
正值“七夕”,这些拱桥也被打造得像是一道道“鹊桥”,上面还有着生动的连环画,向游客们细说着“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其实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可以用另一个...”
“不许说了,你个大直男。”姜七七娇嗔的打了陈序一下
陈序立马识趣的闭嘴了。
姜七七当然知道陈序要说的是什么,她也在网上看过类似的文章。
只能说是古代人看待事物,和我们现代人看待事物,两者的角度有所差别罢了,或者也可以说是过度的解读。
此时河面上有只乌篷船,上面有两位戏曲演员在唱戏曲,隔河两岸还聚集了不少的年轻人,正饶有兴趣的在听戏,听内容好像是昆剧《牡丹亭》。
细细的听了一会后姜七七感叹:“唱得真好,只是故事的结局我不太喜欢,似乎很多关于爱情的传世戏曲,大多都是以悲剧收场。”
“因为也只有悲剧,才能更让人印象深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陈序说出了他的见解
“外公曾说过明代的悲剧戏曲,大多含着怨谱和苦境,因为只有怨谱方能打动人心,更能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姜七七有感而发
说起这个,陈序还记得当初高中,学《窦娥冤》的时候,老师说过元杂曲有三悲。
生离死别之痛,是祸也躲不脱,真仇怨必相报。
无论是他的高中老师也好,还是姜七七的戏曲大师的外公,他们都很好的概括了这些。
不过正如姜七七所说,他也不太喜欢悲剧,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血淋淋的撕裂给人看。
治愈人心的同时也致郁人心。
“走吧别看了,去放荷花灯吧,快到时间了,我们要跟小霞她们汇合,等会还要上台呢。”
陈序轻轻的推了推她两下,把她从戏曲的悲情中拉回现实。
在汉街的另一头,此刻很多的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在举办方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正秩序井然的排队放着荷花灯。
荷花灯,又称作河灯、放水灯等,放荷花灯,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华夏民族的传统习俗。
古代的时候,人们常在三月三、七夕节、中秋节等时节,聚集在河边放荷花灯,用这种形式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或者祈福诸事顺利、心想事成。
因此荷花灯也是祈福、消灾的吉祥物。
此刻的河面上,正飘着朵朵精致的荷花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顺着水流而下飘向远方。
左盼右盼,好不容易轮到“许愿星”姜七七上场。
她小心的捧着点燃的荷花灯,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念,面具遮掩下的面庞虔诚而又认真。
(本来这里想插张图的,可惜作图的AI,不理解荷花灯是什么意思,作出来的图根本没眼看,难受。)
“好啦。”
姜七七把荷花灯放入水中,回过头来看着陈序。
“这么快?姜七七这不是你‘许愿星’的风格呀。”陈序调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