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帆答应李厂长的事情,回到轧钢厂后马上开始安排起来,他先花点时间做了一份方案,将天顺冶金的设备改造方案给写了出来。
写出来后,徐千帆找了两个设备科的工人,技术水平还不错的那种,让他们去天顺冶金,帮天顺冶金做设备改造的事情。
徐千帆自己则忙活第一车间的设备改造,他亲自带人改造设备。
其实轧钢厂的设备和天顺冶金的设备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不过有徐千帆在,对轧钢厂的设备改造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徐千帆这两天都在忙活设备改造的事情,在设备改造完成后,徐千帆认为第一车间的产量上升了三成以上。
会议室。
徐千帆将第一车间设备改造的方案拿了出来,现在第一车间也面临设备老化的情况。
产量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其实已经到瓶颈,想要在提升,很困难。
而且随着设备的老化,现在第一车间的产量,实际上已经在逐步的下滑。
第一车间主任胡庆生当了数十年的主任,在整个轧钢厂都算得上名号了。
毕竟他是轧钢厂的第一个车间主任。
后续的几个车间主任,都是从他的手底下走出去的,都是他的徒弟。
轧钢厂一共有六个车间,算上杜彬的新车间。
其实杜彬的新车间就是第六车间。
这六个车间里,有四个车间主任是从第一车间走出去的,跟胡庆生的关系都挺不错的。
私下里,他们经常一起吃饭喝酒,跟数十年的老朋友一样,关系非常可靠。
之前杨厂长在的时候,他还能压得住几个车间主任,毕竟他主管的是生产方面,对产量的要求非常严苛。
可最近杨厂长一直都在家里养伤,很长时间没有到轧钢厂来了。
虽然杜彬顶着副总工的名头,经常对其他车间发号施令,可这些车间主任对杜彬的话,却言听计从。
无他,杜彬的生产技术在他们之上。如果招惹了杜彬,分分钟就会被替换掉。
这也是杜彬和徐千帆对抗中,最引以为傲的一点,基本上几个干活的生产车间,都是他在把控的。
胡庆生看了看徐千帆的设备改造方案,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徐主任,这设备改造的事情挺大的,而且投入的成本也不小。”
“你的这份方案的确是非常棒的,毕竟在设备方面,你是能人,很厉害。”
“可你建议,让我们一号车间停工五天的时间,专门用来做设备的改造升级,这有点为难了。”
胡庆生将徐千帆的方案放了下来,然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设备改造升级的事情,对徐千帆来说的确是迫在眉睫的。
毕竟徐千帆现在刚成为副主任,是需要拿出一点成绩给组织上看看的。
可对于胡庆生来说,这完全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产量提升和下降,虽然跟他有关系。
可他在轧钢厂这么多年了,啥事扛不住,产量只要降的不是特别厉害,上面就不会怪罪。
可一旦停工,而且还是五天的时间,产量必然是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