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自己,那自然还是性格谨慎,不会轻易招惹事端的冯若昭做邻居更好,当然费云烟也无所谓。
这几年经营下来,这府里若说恩爱自己恐怕只能占个二等,但若说在胤禛心中的份量,宜修倒有这个自信可以与柔则相较。
除了她的人品和行事获得了胤禛的信任外,儿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
尤其是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皇帝下令命群臣宗亲推举新太子时胤禛选择支持复立太子,不仅没有受到此次风波影响,反而在今年胤礽被复立太子后晋封亲王。
但这一次的政治投资虽然大获成功,胤禛行事反而更加谨慎低调。如今朝中风声不对,一团浑水里稍有不慎只怕他的下场不会比之前被幽禁的几个兄弟好到哪儿去。
只是一味守拙却也不行,所以胤禛如今对外渐渐开始包装自己“天下第一闲人”的人设,表现出对释教道学的热爱,同时在政事上以务实为要,并与诸兄弟维持和气。
而在对待皇帝,同时也是他的汉阿玛的态度上,胤禛则拥有了一个更大的优势:“儿子外交”。
去岁五月巡幸塞外,皇帝并未带上四贝勒胤禛,却点了时年十岁的弘晖伴驾,且疼爱有加。尤其是刚满七岁的幼子因急性病过世后,弘晖表现很让皇帝满意,即便在当时那种复杂情况下,也未曾失宠。
今年太子复立后,皇帝心中仍不痛快,弘晖便一直在南苑陪伴他的皇玛法。
有了这个儿子,胤禛包装的纯孝人设就更合皇帝的心意,对他也更加倚重。
在这种情况下,宜修作为弘晖生母,且自己又是上了玉牒有名分的侧福晋,在胤禛心中的份量可见一斑。
从前能与他无话不谈的柔则,如今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本就柔弱的身体更添一层重病;得他心意的新欢年氏,却又忌惮她背后并不那么驯服的年家,且年氏肆意妄为的个性,他也若有所感。
所以他现在倒是更乐意与宜修谈论些政事,两人偶尔闲聊也会泄露两分真正的心思。
“绣夏,你去和小厨房说一声,把小吊梨汤熬上。晚膳来一个酸笋老鸭汤,再要一个炸藕夹,另外问问之前糟的小螃蟹还有没有,若有也备上一些,其余的让他们顺着时节备上些应季菜。”
宜修这么一吩咐,绣夏和剪秋就明了,今儿王爷大约要来她们院子。
绣夏应了声,忙吩咐下去,果然不多久便听得江福海回话,王爷带着人,往咱们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