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依次行了礼,德妃自然上座。这种场合,她们这些媳妇也不过是站在婆母身后罢了。
其中唯有太子妃于贵妃和四妃之后置有一张椅子,可以坐着陪各位长辈闲聊。
宜修垂着眼睛,嘴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对周遭古怪的气氛一概置之不理,娘娘们说了什么也只当没有听见,表情从始至终没有发生过一点改变。
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还是有效的,或者说跟这几年稳中有升但始终表现出对皇位无意,只一心效忠皇父辅佐太子的雍亲王比起来。
还是这一年境遇犹如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的老大老二和老八更值得大家关注,他们的媳妇自然不管怎么低调,也甭想逃过去。
好在夫人外交总是要含蓄些,尤其是大节下的,真惹出事端,她们这些生活在清朝的所谓贵女宗妇也不过是贱命一条。
上首无儿无女的贵妃三十多岁却保养得意,虽然容貌不算绝色却自有一种豁达随适,对下首众人的交锋很好的贯彻了半聋半哑的态度,但又会在事态发展起来之前及时打断。
宜修侧耳听着心中佩服,难怪人家能一直屹立不倒的活到乾隆朝,这四两拨千斤的能力,简直信手拈来。
又这么消磨了一阵,总算熬到点了。诸位妃嫔由贵妃带领,她们这些宗妇则在太子妃的安排下,同样跟随前往。
繁琐的礼节一遍又一遍,不过这些对几世沉浮于此的宜修来说实在不算什么难事。等到了宴上,因是家宴便没有避讳男女同室,但还是分席而坐。
皇帝单独一桌,贵妃份例减半同样单独一席,再是四妃、诸嫔。
皇帝的儿子多,所以也足开了八桌,其中太子亦是单独一席,份例次于皇帝。
再便是她们这些皇子的女眷,情况同上,份例稍次。
最后是诸位皇子的阿哥们,虽然也都只带了得宠的,可一眼望去,乌泱泱一群大小萝卜头,瞧着就兴旺。
作为近来比较受皇帝喜欢且他亲爹还挺给力的弘晖,自然是坐在了头一桌上。
更因为他爹的关系,就在太子家的弘晳左手边。又因为弘晖的缘故,十四贝子家的弘明,也靠着自家亲堂哥坐下了。
宜修这么一瞧,猛地发现雍亲王和他的儿子在各自的兄弟间竟然都挺受欢迎。
弘晖就不说了,他年纪在一干孩子里不算小了,虽得皇帝喜欢却温和有礼,很得一干弟弟的喜欢,便有不喜的依着年纪的差距也很难生出什么大的矛盾。
倒是胤禛那边情况更有趣,太子就不提了。他这次看着倒是跟八贝勒关系也尚可,两人还说笑了两句,且若说假装,只看老九老十也对胤禛态度不错,便知并非如此。
当然了,其实今年是格外古怪的一年,除了被圈禁的老大一家,其余诸阿哥在此宴上大多表现的兄友弟恭,只是略微有些用力过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