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子轩咳咳了两声,便开始了背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顾子轩一字不落地背完了近千字的《滕王阁序》,仰头看向萧瑶求表扬。
“师姐,我厉害吧?师姐,师姐......”
只见师姐一脸茫然,殊不知萧瑶此时已沉浸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意境里。
而这边墨煜辰亦在喃喃自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好文采,真是好文采!瑶儿,这是何人所作如此惊世名篇?”
萧瑶回过神来,如实说道:“这首《滕王阁序》是唐代一位天才少年王勃的作品,我只是不忍这样的名作蒙尘,故而让子轩背下。”
“唐代?王勃?”墨煜辰疑惑地问道:“启元大陆千余年历史,从未听说过有唐代,更没听说过王勃?”
“你们所知的历史就是完整的历史吗?”萧瑶解惑道:“也许,在启元之前的许多许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着这么丰富历史与文化了。只不过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已消失在时间的尘埃中。”
墨煜辰很少听萧瑶说这么有深义的话,只觉得听她一席话,好像眼界一下子打开了许多。不过,他没有忘记重点。
“只是,这些历史上都没有留存的作品,怎么你却能信手拈来?”他不是刨根问底,他只是很好奇。
“如果我说是梦中的世界所学,你信吗?”萧瑶不想骗他,故而耍赖道,难不成告诉他是因为她当初在灵境大学里选修了国学科目,才能熟背下这么多经典的诗文么!
“那有什么!我师姐专门给我编了一本《华夏名篇》,里面收录了许多许多的好文章呢!”顾子轩一脸挑衅地看着墨煜辰,打岔道。
说实话,他有些不喜欢这个酷酷的大帅哥,总是跟他抢师姐,弄得现在师姐都没什么时间陪他了。
墨煜辰闻言一脸羡慕,用手肘碰了一下萧瑶,酸酸地问道:“真的?”见萧瑶点头,遂摇着她的手臂,厚着脸皮道:“我也要一本。”
“好好好,明天让子轩抄录一份给你。”萧瑶被她摇得头晕,无奈地答应。
“不行,我想要你亲手抄的。”某人得寸进尺。
“你,确定?”萧瑶想起自己如狗爪般的毛笔字,顿时一脸黑线,当初怎么就没想着好好练下毛笔字呢?算了,不管了,就跟子轩的一样用签字笔吧,反正他也得慢慢适应她的这些不同寻常。
“唉呀,师姐,别管他了,我都饿了,我要吃烧烤。”子轩过来拽着萧瑶说。
萧瑶带着叮当跟着子轩来到了厨房,将牛羊肉切成小块,用竹签串成串摆放好。然后让子轩守好门,便让叮当上场,让它掏出了许多烧烤用的调料还有啤酒梅子汁等,用这边的容器分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