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见了,孩子都大了,可在唐蔓云心里,对孩子们的印象还在三年前。
三年前,时安除了老太君就最黏她,少辉也是喜欢抱着母亲撒娇。
唐蔓云美貌又温柔,很得孩子们的喜欢。
可三年后,时安不肯让她抱了,少辉也不再窝在她怀里诉说委屈。
唐蔓云这心里,瞬间就空落落的,仿佛被剜去了一块最重要的东西。
卿常怀去报国寺接她的时候,唐蔓云心中的欢喜简直要扑出来了!
她坚持不让卿常怀先进门,拿出自己的首饰盒子,颤抖着手对镜装扮,
哪怕卿常怀催了又催,她还是在房中换了几套衣裙,方才走出门去。
可让唐蔓云失望的是,卿常怀见她出门,却急急地转身就去牵了马,并且再三催道:
“日头都很高了,再迟怕是赶不上家里的晚饭了。”
唐蔓云这颗为悦己者容的心就跌到了谷底。
三年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和丈夫团聚,这般隆重打扮,却换不来丈夫一个惊艳的眼神。
等坐到马车里,原以为卿常怀会弃了马,和她同坐马车,
可卿常怀牵过马,只嘱咐了马夫一句:“跟紧我!”,就骑马飞快地奔走了。
唐蔓云在车厢里就听见马夫不停地挥鞭子,将马车赶得飞快,她只能双手扶住车架,才能勉强稳住身形,
等到了驿站,唐蔓云头上的珠钗都松了好几支。
这一路,唐蔓云自然心中憋着气:
卿常怀只惦记着回王府吃他的晚饭!
丞相府长大的唐蔓云,自然知道回了卿家,第一件事就是要给老太君见礼,
可她心中委屈,十分委屈!
这三年,除了第一年跟在太后身边,享受宫里的伺候和供养,
这两年,唐蔓云不得不栖身在报国寺。
报国寺虽然是皇家寺院,但也在后山为贵人来小住建了精致的屋舍,配了专门的仆人奴婢,
每个院子里还建有小厨房,就算客人要吃些荤腥,也是可以的。
唐蔓云住的那间,还是往常太后来避暑才住的,地方宽敞,景致又好,配的奴婢也格外伶俐些。
但到底是寺院,比之王府还是显得又小又简陋,伺候的人也不称心,吃食自然不及王府,更别提和丞相府或是宫中相比。
粗茶淡饭偶尔吃着还新鲜,吃多了可受不了!
有时候唐蔓云母亲偷偷来看她,见她过得不如意,又是心疼又是着急,哭着骂道:
“如今卿家人都在西北吃香喝辣,据说天天山珍海味地吃着,你那婆婆居然颇具经商的头脑,这赚的银子比内库都多!偏你这个死脑筋要和她闹分家,这下惹恼了她,把你弃在这里,你可得意了?”
唐蔓云被骂得心里烦躁,有时候也会顶嘴:“当初要我闹分家,也是父亲的主意,母亲在旁都没说什么,如今怎么都怪在我一人头上?”
唐夫人没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儿如此顶撞,一时语塞,复又想想,更加伤心:
“你这个糊涂的!你父亲是个性子你不知道?这么多年,我可曾敢插嘴?日子都是你自己过,好坏也是你自己受着!”
说完,唐夫人掩面痛哭着爬上马车走了。
到底是母女连心,临走还是塞了些银票和吃食。
唐蔓云这些是不稀罕的,卿家每旬都派人来送银票,如今她匣子里的银票早就是厚厚一沓了。
镇北王府不富有,甚至在朝同级别官员中,镇北王府算得上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