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丰朝内外越发让人感觉不安。
几个消息在人们嘴里流传:
皇上生病静养;
外族几国大军打着为公主报仇的口号,要进攻丰朝;
三王内乱,导致其他几王出兵,打着平乱的口号,相互报以前积累下来的恩怨,带着守城军弑杀不休。
丰朝前程渺茫,人心不宁。
胆子小一点的百姓,跑到寺庙拜佛烧香:“希望皇上平安,朝里安稳,外族退兵。”
胆子大手上又有些银子的一点人,觉得借战乱发财的好机会来了,四处探消息。
他们抢购粮草之类的东西,囤积着准备高价抛售,以图高利。
朝中太子监国,带着百官应对一系列的事件。
先是,太子令礼部的外使官员写宣战文:
“外族两国打着送公主和亲,实则令两位公主和手下在宫里,用熏香给我们的皇上下毒。所用之毒,出自西域。楼兰国公主死于精绝国的侍卫阿息手上,阿息杀人后逃走。精绝国的公主在外族人相助下也逃走。外族几国狼子野心,找寻莫须有的借口出兵犯我丰朝。为了几国的百姓安危,外族几国立刻退军,否则丰朝大军必杀向侵略我领土的军队,消灭来犯的敌人!”
此宣战文飞马传信,传到边关,传到天下。
在朝上,以灵国公为首的人支持出兵,“由太子带军,一定战无不胜。”
以丞相为道的文官们,都表示反对,“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殿下监国,不能带兵。”
楚王也表示,“太子是储君,不能带兵征战,以身犯险。”
灵国公翻白眼,脸上带着鄙视, “那就由楚王带大军征战。”
楚王瞪着灵国公骂,“要本王带军,养你这样的东西来吃饭?”
“你……”灵国公被骂得跳了起来。
御史站出来,“不得以下犯上,再说下去,本官要进行弹劾。”
灵国公只得生生咽下怒火。
下了朝,太子叫了楚王和兵部尚书和侍郎到书房商议事务。
“你们说由谁带大军征战好?”太子问。
楚王道:“殿下,齐盛是个好人选。”
彭侍郎道:“下官也认为齐将军能带大军出征。”
甄尚书沉默不语,时不时看太子一眼。
太子察觉到他想单独同自己说话,在议完后事,留了甄尚书说了一会话。
“甄尚书,有事你尽管说。”
甄尚书直言不讳,“殿下,私下很多人在勾三搭四,他们并不忠于你。”
“嗯。”太子挑了一下眉。
“当然,下官只忠心陛下。”甄大人笑。
“很好。”太子也笑。
“殿下,实话说,您身边要是有个贤内助相帮,里里外外会轻松很多。”
“嗯?”太子疑惑地看着他。
“我的长女今年十六,比起第一才女更加有本事。她貌美如仙,还是个文武双才的奇女子,谁得了她,谁将得……”他停下了话,哈哈了两声,看向太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稍聪明一点的人就明白了甄大人的话意:
娶我的女儿,她能助你得天下。
太子笑了,甄家父女将无耻当成条件来谈的这种举动,让他感觉滑稽可笑。
太子道:“贵千金这么厉害,恐怕又会是一位王后,哈哈。”
“呃”甄大人被太子的话噎得张口结舌。
他眨巴了一会眼睛,开始教育起太子,“殿下,皇上的后宫其实就是前朝的平衡术……”
太子端了茶杯,“呵呵,孤还要见齐将军,甄大人自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