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们除了少数人外,都纷纷拒绝。
太子仍旧用温和的声音道:“这便是孤出兵的条件,否则,孤就指派一位大帅。”
太子的眼神落在了灵国公和甄尚书的脸上。
两人被太子盯着,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他们两人没有一个上过战场。
一位是从侍郎升为了尚书;
一位是靠女儿进宫做了嫔妃,生下皇子,被封为国公,做了左军的都督。
上战场可不是灭火灾,拉着水龙喷就能灭敌。
在战场上,那是要真刀真枪去拼命弑杀。
要是做主帅的人,指挥错了战事而大败,在战场上不死,回来也会被诛族。
两人想到种种后果,当场表态,“遵从太子殿下的安排。”
“遵命。”
太子还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亲王再起来闹事,由左军都督带军平乱。”
“啊。”灵国公惊讶地看着太子。
朝上的官员明白太子的话。
别看亲王们现在安稳了下来,只要他们得到皇上病重的消息,又要闹事。
那时,皇上病重,太子在外,只有半岁大的太孙,无法压制亲王们。
亲王们再起兵闹事,只有出兵镇压的这一个办法。
“派右军去。”灵国公道。
“右军要随孤亲征。”
“中军。”
“中军守京城。”
“本国公也可以守京城。”灵国公道。
太子不说话,一双凤眼看着灵国公,像是洞穿了他的心事。
朝堂一片寂静,百官看着太子同灵国公较劲。
兵部彭侍郎道:“左军都督不听令,殿下可临时换将,末将愿意前往。”
兵部尚郎冲灵国公眨眼,“先答应。”
“末将遵命。”灵国公答应了,他一双眼狠瞪着彭侍郎,除掉彭家父女是他心中升起的强烈念头。
“那好,七月十六大军启程,先锋将军为齐大胜……”
“他是谁?”
“不认识。”
“无名之辈为先锋?太子怕是要吃败仗。”
武将们轻声议着,他们很惊讶,太子居然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做先锋将军。
众人心不在焉,在想齐大胜是何方神圣。
姓齐,自然是皇室子弟。
他又是皇室哪一支的子孙?
听闻太子安排一位陌生的人做先锋将军,丞相不安的心变得安稳下来。
现在各军的人都在蠢蠢欲动,想的是怎么得兵功,借战事得升级封爵位。
这些年来,多数将军都被人所拉帮结派,有人靠左军,有人靠了右军,还有人靠了亲王。
像那守边的古将军,就同祥亲王结了亲。
这样的事多得数不胜数。
将军同亲王结亲,你还想他有多用心,来为太子尽力?
用一名新人不一样,他虽是不见经传,只要在战场上奋力一战,大胜之后,必将扬名天下。
最重要是,这位先锋是新人,只有忠于太子才能有前途。
“这天下多的是人才,差的是识人的伯乐。”太傅满意地点头,他轻声嘀咕。
这是他对太子讲过的话。
“卫青只是一名奴,他在公主府牧马,最后成为名振天下的大将军。他先是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培养,再是他有努力拼搏的进取之心,才有了一番卓越的成就。”
“殿下,您要做一位会识人的伯乐!”
正是太子将太傅的话,给皇上转述后,皇上才定下了一位,从没露出面的年轻男子做前锋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