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也不好看,语气也不好听,出口就想撵江氏母子俩走。
江父这会儿也说不出来话,见大柱媳妇(木匠)出口撵人,赶紧连连摆手,也哭了出来。
杨柳在一边也生气了,“哎呀,婶子,现在不是撵我们不撵我们的时候,得给着老婆婆扶进去歇着,去找个大夫啊!”
“啊,对的对的!跟着我进来,你年轻小伙子,劲儿大!来来来。”
杨柳给老婆婆背到了正屋,放下她后,又按照木匠媳妇指的方向一溜烟儿的跑着去找郎中了。
那老头子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抓着江兰苓的胳膊怕她被人撵走。
后来直到郎中过来给老太太开了两副药,又给老头扎了几针,也开了两副药。
挨过几针扎下去后,那老头才说得出话,
“苓啊!”凄厉的声响,用一句哭天嚎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江兰苓在对面也浑身发抖,郎中一看,得!这个也得扎上两针。
就这么的,因为这样的一场旅途,一家人奇妙的重逢了。
江兰苓哥哥听说后,带着她嫂子也从镇上赶了回来。
哥哥虽说在镇上当账房先生又兼带着写书信之职,可这些年一家人的经济状况却很一般。
挣的钱除够一家人一年的吃喝花用外,其余的都送给商队,让帮忙去探听消息了。
她嫂子看见妹妹也很激动, 当年进门了时候年龄不大 ,和这个妹妹也没有差几岁。
两人一起做绣花,一起去地里,一起逛街。
可好景不长,不过半年,水灾一来,一家人四处分崩离析。
她和江兰苓的哥哥和老两口也被水冲散了,是第二年回家乡的时候才等来了同样逃难回来的老两口。
可江兰苓却像是人间蒸发一样,这么多年一点信儿都没有。
看见小姑子安然无恙,她嫂子也是哭的泣不成声。
当年小姑子是把捞到的一块木板给了她,自己才被一个水浪打过来,打到别处的。
这些年,一家人虽定居在此,可年年往老家江南那边托消息,可愣是一点音信都没有。
江老爹今年实在挺不住了,想着立个衣冠冢,别让闺女到了地下受罪吃不了一盅好饭,喝不了一口热茶汤的。
一家人都不抱希望了,谁能想到会这么巧,还能见到。
江兰苓也哭,把自家这些年的经历都说了。
当年拿到的卖身钱也找商队递了消息回去,不知道怎么会没有收到?
怎么回事呢?江兰苓当年托递消息的那个商贩到了江南那边吃上两盅热酒,飘飘然的睡了过去。
等醒的时候,船队就要出发了,索性也就不去打探了。
到第二年再回来的时候倒是想去问上一句,可江兰苓写的那张纸条早八百辈子就丢了,啥也不记得,于是还是没说。
至于后来江兰苓嫁人后又攒的传递回去的消息钱,她前脚给了人,后脚就被杨舅舅给在后头又要了回来。
杨舅舅这个死缺德的!怪不得吞了恶果!这是干丧良心的事,干多了遭了报应!
不管怎么说,江氏算是和父母一家团聚了。
就连老太太也没什么大碍,扎了针,灌完一副药后,当天晚上就醒了。
大夫开了两服药,喝了几天好的一点事都没,看起来精神矍铄的。
找到了闺女,女婿还刚死,家里肯定需要人操持照顾。
老两口说啥都不在这儿了,要和闺女一起回都城。
江兰苓连连点头,她也想带着爹娘一块回去。
而且她也养得起,儿子在樊楼做工,她去卖花。
家里杨舅舅虽然这些年没攒下来什么家业,可有上次侯老夫人的赔款。
杨梅出嫁的时候,说什么都不要, 娘为了她豁出了命,这个钱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拿的。
让娘收起来了,江兰苓也有些膈应这笔钱,所以就用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资给女儿置办了嫁妆。
可现在她一点都不反感这一笔钱了,拿着该花就花,这是她该得的。
而且,说实话,这一次又见到杨氏后,江兰苓一直心里是恨咄咄的。
害人的毫无愧疚,被人坑的却是一直埋怨自己。
她一直在懊悔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傻,为什么会帮了这样一个毒货。
可见到家人后,她才知道所有的善意并没有被辜负,抱诚守真者得天佑。
江兰苓真的开心,也不再怨恨自己,觉得自己傻了,她当年对杨氏好,是因为她在家的时候,自家哥嫂也对她好。
错的不是她,是杨姨娘这个毒心肠的坏人!所以还是会诅咒杨氏那个烂人不得好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