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们出船是想去看一看老夫人嫁到锦州的女儿。
大船走着也就一日的路程,在女儿家住了小半个月,这老太太就待不住了。
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要回都城,给她女儿也疑惑的不行,娘这是咋了?往常在这儿总要住一两个月的。
咋了,也没啥,就是馋,想去吃好吃的了!
老夫人现在是觉都睡不好,一想起来那水煮肉片,心里就刺挠的很。
睁开眼睛就想不行不行的,得快些回去再尝一尝。
就这么的,王妍家里迎来了一桌大席面,十两银子的。
王妍听着人家这嬷嬷问十两都有啥菜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现编了十六个菜上去。
“你这也不含酒啊,一桌竟然能卖到十两?”那嬷嬷皱着眉头还是不满意。
“咱家菜的品种多,有16个菜呢。”
“哎,说到这儿,我刚听你报那些菜名,没错的话,你们家是不是辣菜多?”
“当然了,这就是咱们家的特色嘛。”
人那老嬷嬷,脸一拉又不高兴了,“那不行,我们家老夫人素来爱吃清淡的。
你把这辣菜的数量减一减,还是以清淡为主,这样能做吗?”
能啊,咋不能?不过一两的三两的五两的可都是固定的菜色。
当初江伯问的时候也只是降低了价格,换了几样菜又制定了一个生辰宴的菜单。
那以后再来办生辰宴,订三两的就都是那个菜品了,不换,除非是季节性的原因。
可这都十两了,王妍实在是不想放过。
不过老嬷嬷也确实说话有些拽,可能王妍看起来还是个小孩儿,但咱这不都是为了钱嘛。
“可以换菜,不过换一次菜品加五两银子,咱们要新制定菜单,再安排再试菜,这都是成本。”
听到还会去试菜,老嬷嬷那嫌弃的心情才稍微往下降一降。
倒是个讲究的!又看了看这小姑娘,穿着打扮都挺干净的,指甲也是干干净净的,剪的很短。
再环顾一圈人家这个店,收拾的也很清爽。
静下心来一看人家的环境,这嬷嬷态度也转变了,忍不住脸上带了两分笑,
“可,再给你加十两。菜品要保证干净, 辣菜清淡的菜都不能少。
咱们家老夫人喜欢吃雪霞羹那样看起来漂亮干净的菜,你们这儿也多费心琢磨琢磨。”
王妍:“……,行,行!客官您这边请。”
说着给人家这老嬷嬷请着请出去了,路过自家卖炸鸡柳的簸箕,还使眼色让盈姐打包了一包鸡柳。
“这都是咱自家做的小吃,干净的,您拿回去尝一尝。”
那嬷嬷满意的点一点头,拎着炸鸡柳就回去了 。
然后一个时辰后,她家又派过来一个小厮,“咱们替老夫人传话,明儿个那席面上的16道菜要有炸鸡柳。”
王妍:……这还真是吃上瘾了呀!那当然是答应了,炸鸡柳做着多方便呀。
晚上他们家这波炸鸡柳还没开始,中午的也已经卖光了,那小厮满是遗憾的看了看空的簸箕,然后转身走了。
接到十两银子的席面,王妍太兴奋了,不等着王胖子回来,就开始自个儿琢磨菜单了。
雪霞羹看着可是漂亮的紧,白是白红是红的,那自家的饭菜也要在卖相上能过得去。
能吃得了雪霞羹,豆腐肯定是也能吃的。而且没听那老嬷嬷说他们家老太太有什么忌口的。
再者,就算是给了十两银子,也不能都做现代新奇的菜,还是对半开。
然后再根据这个去定菜单,就这样!
五两银子的那十道菜不变,再往上加一道绣球干贝,一道豆腐狮子头,一道桃仁鸭方,一道火腿野菌焖饭,一道河只粥,还有一道焦糖布丁。
至于老夫人要求的炸鸡柳,就在饭前多送两包吧。
甜品和粥的种类多加一点,因为考虑到他们家有小孩子,有的肯定比较喜欢吃甜的。
那老太太万一不喜欢喝百合甜汤了,就做一道海鲜粥(河只粥)来尝一尝。
河只粥需要用到的鱼不是河鱼,是海鱼。
把海鱼刨开,挖去内脏,清洗干净抹上海盐,晒成鱼干,晒好的鱼干称为鱼鲞。
然后把米放入锅里,这边在慢熬米粥。
另一边则是把买回来的鱼鲞从中间切开泡在水里,泡上一刻钟。
一刻钟后剪掉鱼鳍鱼头,多次冲洗后再擦干,然后把砍了头的鱼鲞切成细条放入锅中。
和米一起炖煮,再在里面加入盐,酱,胡椒末,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蔬菜。
鲜香味美,香浓顺滑,王妍吃这道菜的时候吃的很开心,一连吃了三碗。
要知道他们是做了16道菜呢,可其他的大菜王妍都没有心情去吃,只盯着这碗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