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笑道:“在下孙夏!”
“啊!?”
杨凡惊得目瞪口呆,这两人他可是如雷贯耳。
波才曾经坐镇颍川,独自统帅二十万大军,从正面击败了皇甫嵩和朱儁,如果不是被皇甫嵩放了一把火,说不定波才早就杀到洛阳去了。
长社兵败之后,波才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另一人孙夏也非等闲之辈,张曼成之后,宛城的黄巾统帅是赵弘,赵弘之后是韩忠,韩忠投降了汉军,将士们一起推举孙夏做了统帅,后来孙夏带兵撤到精山,遭遇汉军的围攻,一场惨败,孙夏也没了音信。
杨凡还以为这两人都死了呢,没想到竟然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快!里面请!”
杨凡欣喜不已,急忙迈步上前,一手拉着一个,把两人让进了潼关。
来的时候,波才两人心里多少也有些忐忑,怕杨凡难以相容。
因为两人之前的名气,远远的超过杨凡,如果杨凡妒贤嫉能,心胸狭隘,绝不会给两人好脸色看。
可没想到,杨凡像见了老朋友一样,异常热情。
进入潼关之后,杨凡招呼两人洗漱一番,除去路上的风尘,又命人摆酒设宴,为两人接风。
等酒菜摆上之后,杨凡把几个部将请来,一起陪同两人吃酒,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原来波才自从长社兵败之后,心中懊恼不已,十几万大军就这么被人一把火烧死了,波才万念俱灰,觉得没脸再见张角,便隐姓埋名逃进了深山。
孙夏兵败之后,侥幸没死,可很快黄巾便被朝廷剿灭了,孙夏也没了继续拼杀的兴致。
没想到他和波才竟在嵩山丛林中碰了面,两人便结伴在一起,在山中隐居避世做起了猎户。
后来听说黄巾队伍里面出了一个叫杨凡的人,威名赫赫,声势闹的越来越大,明明归顺了朝廷,可依然让部下裹着黄巾,两人心里很好奇,便时刻留意杨凡的消息,了解的越多,越佩服杨凡。
波才几碗酒下了肚,打开了话匣子,对杨凡说:“我二人在山里呆了四五年,实在闷得发慌,身上痒得厉害,想出来瞧瞧,看看你杨凡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如果你还是咱黄巾的好汉,我们就跟你一块干。”
孙夏点点头:“这一路之上,我们可听说不少关于你的事情,看来你并非真心实意的归顺朝廷,就凭这一点,我们就佩服你。”
杨凡给两人斟上酒,说道:“我是天公的关门弟子,是太平道的传人,天公临死前,把一切都托付给我,我岂能背弃太平道,背弃黄巾,再者说,我几十万袍泽兄弟都死在朝廷的手里,让我给朝廷卖命,简直痴心妄想!”
“说的好!”
波才眼眶有些湿润,激动的说:“我也是天公的弟子,就算死,我们都不能给朝廷卖命。”
荀攸也受邀参加了宴席,见他们谈得如此热烈,杨凡口气如此坚定,联想到之前杨凡的所作所为,荀攸内心深处更加矛盾。
他很希望杨凡能够弃暗投明,一心一意忠于社稷,忠于汉室!
可杨凡从来就没有认同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