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真不愧是毒士,对上万人的生死,漠然无视。
杨凡两眼一亮,贾诩的计策很合杨凡的胃口,荀攸和李肃却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李肃是惊讶、崇拜,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三流谋士和顶尖谋士的差距,这样的计策他恐怕做梦都想不到。
对贾诩来说,出主意,献计策,信手拈来,就像从兜里往外掏东西一样,而且,高手出招,化繁为简,击中七寸,一击克胜。
贾诩一旦出手,必然直击要害,命中敌人的七寸。
这就是顶尖谋士的水平,有的时候,轻而易举的一个计策,杀伤力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荀攸眉头一皱,有些担心,说道:“可是一旦决堤,水势倒灌,不仅附近的村镇田庄会被毁掉,弄不好,孙坚他们也会有危险。”
贾诩神情淡漠的说:“打仗死伤在所难免,这世上压根就没有万全之策,至于孙坚他们,汜水关雄关挡道,洪水不至于一下子就把汜水关淹没,可命人把书信绑缚在箭矢之上,射到对面提醒孙坚,只要孙坚他们及时撤退,应该无碍!”
杨凡道:“这附近的百姓大都被董卓迁到了关中,我们没什么可顾虑的,周仓何在?”
“在!”周仓闻声上前。
杨凡果断下令:“给你五千人马,马上赶往汜水河上游,做好决堤的准备。”
“喏!”周仓答应着,迅速点齐人马,火速赶往汜水上游,寻找决堤的最佳地点。
贾诩见杨凡毫不迟疑的采纳了自己的主意,心中颇感欣慰。
大有找到知己的感觉,倘若换了别人,兴许还会犹豫,觉得有伤天和,或者会训斥贾诩一顿,可杨凡却非常痛快的答应了。
再好的计策,如果不被采纳,也是枉然,所以此番献计,贾诩也是在试探杨凡的反应。
如果杨凡心中不忍,那以后贾诩一定会多加注意,过于狠辣的计策绝不敢轻易的说出口。
贾诩想了想,又补充道:“主公!既然你觉得此计可行,不如我们再钓一条大鱼上来,一旦决堤,滔滔洪水只对付万余名守军,未免有些浪费。”
李肃听得张口结舌,贾诩还真是不嫌事大,一万人还少吗?他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吧。
荀攸表情凝重,贾诩却侃侃而谈,神情自若,似乎再多人的死伤,也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文和!你的意思?”杨凡兴趣愈发浓厚。
贾诩道:“主公!一旦得知我们兵临汜水关,董卓必然恐惧万分,会立刻派人增援,因为汜水关若是失守,关东诸侯马上就会从这里杀到洛阳。”
杨凡点点头,赞许的说:“此计甚善,就这么做!”
杨凡按兵不动,把队伍大摇大摆的放在汜水关,不到半日,董卓便得到了消息。
先是函谷关失守,守军全部阵亡,接着没多久董卓便接到禀报,说杨凡已率军赶往了汜水关。
董卓急的火烧眉毛一样,李儒急忙提醒他马上派兵增援。
“主公!一旦汜水关失守,孙坚、曹操这十六路诸侯,都会从汜水关蜂拥而入,到那时,万事皆休,恐怕我们也只能全线退守洛阳了。”
董卓派胡轸领兵两万火速驰援汜水关,前去夹攻杨凡。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