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点点头,“你稍等片刻。”
杨凡命人找来纸笔,匆匆写了几句话,然后把信用箭射到了关墙上。
有西凉兵把信交给张济,张济打开匆匆看了几眼,表情骤然一变。
信中所言:在下就是杨凡,你侄子张绣并没有死在函谷关,他已经弃暗投明归降了我。现在董卓大势已去,将军何必为他卖命。若能打开城门,于国于民这都是大功一件,我不仅不会亏待将军,也能让你叔侄早日团聚。
张济瞪大眼睛,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侄儿还活着?这简直出乎他的意料。
张济大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若将军不信,我马上派人把他请来。”
张济想了想,冲身边的将士吩咐道:“传我命令,马上打开城门。”
“将军?这?”大伙都感到不理解。
张济把脸往下一沉,“这是我的命令,尔等放心,我保证没人难为你们。”
这些士兵都是张济的部下,对他的话没人质疑,很快,嘎吱吱一声,城门打开了。
董卓前脚刚走,他做梦也没想到,杨凡竟然顺利的通过了广成关。
杨凡先让周仓继续带人追击,自己留了下来,跟张济聊了一阵,听说侄儿在函谷关,张济当即决定赶过去跟张绣汇合。
杨凡当即应允,不仅如此,还允许张济带着这些西凉兵一同离开。
张济非常感动,深深的被杨凡的魄力所折服。
刘循留了一千多人镇守广成关,然后继续加紧赶路。
要前往梁县,必须先通过汝水,董卓的人马刚抵达汝水北岸不久,正在打造木筏,周仓便带人追了上来。
西凉兵顿时一阵大乱,周仓手里挥舞着大刀,催马猛冲,杀的狂性大发,嗷嗷直叫,后面的黄巾兵手里挥舞着五花八门的兵器,也都跟发疯的狼群一样。
董卓震惊无比,不敢置信的说道:“他们怎么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李儒一跺脚,无奈的说道:“主公!这还用问吗?一定是张济投降了贼人,擅自打开了城门。”
董卓当即破口大骂:“张济狗贼,竟敢背叛老夫,我必杀之!”
黄巾兵虽说只有几千人,但斗志昂扬,杀气腾腾,西凉兵本就又累又饿,昨夜被杨凡杀的都成了惊弓之鸟,没等董卓下令,他们便沿着河岸开始逃命,有的直接冲上了木筏拼命往对岸划去。
董卓连呼带喊,“不要乱,不要慌。”
根本呼之不灵,没人听他的,大家都乱了套,李儒赶忙劝说:“主公!我们赶紧渡河吧。”
吕布和徐荣奉命断后,董卓异常狼狈的带着一部分人登上了木筏。
木筏有限,大多数西凉兵只能沿着河岸逃命,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似漏网之鱼,被周仓杀的一溃再溃,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