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脸色有些不悦,勉强答应了,等几个谋士到齐了之后,袁绍把杨凡的讨董檄文,让大伙传阅了一下,袁绍本想以此来嘲笑杨凡,说他连个檄文都要一字不动的照抄,简直是贻笑大方。
可田丰等人的心思,却并没有留意这些,即便檄文一个字也没改,也没什么好笑的。
“主公!”
田丰急切的说:“没想到这次又被杨凡抢了先,主公应当马上响应会盟,不仅如此,还要把会盟之地像上次一样定在酸枣。”
“什么?”
袁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元皓,我没听错吧,杨凡何许人也?出身草莽,以黄巾起家,你竟然让我听他的号令,我袁家四世三公,门吏遍天下,杨凡有何德能,能对我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田丰心里一阵冷笑,心说:上次进兵洛阳的时候,你还不是乖乖的听杨凡的号令,难道这么短的时间,就忘了?
不过这些话不能明说,田丰劝道:“上次讨贼,主公是盟主,这次讨贼主公如果置身事外的话,世人会怎么看?主公,你可不要忘了,天子还在董卓的手里,若能把天子接到邺城,主公可奉迎天子号令四方,不仅名利双收,霸业也更加得心应手。”
郭图冷笑道,“田丰,如今汉室已名存实亡,即便把天子接到邺城,我觉得也没多大的用处,还得派人伺候,天子的命令不管听还是不听,都会很麻烦。”
袁绍顿时两眼一亮,他跟郭图想的一样,不久前,袁绍还想唆使刘虞称帝,那件事本来做的非常隐秘,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被杨凡知道了,杨凡公开来信训斥袁绍,让袁绍一下子成了众人谴责的对象,威望大跌。
即便能把刘协接到邺城,袁绍也不愿承认刘协的身份。
袁绍一向自视甚高,根本没把刘协放在眼里,刘协来到冀州,很显然,会对他的统治力或多或少的构成威胁。
再说了,当年袁绍和何进走的很近,他们不顾灵帝的遗诏,极力拥护刘辨继位,这件事随着刘协慢慢长大,他能对袁绍一点戒心都没有吗?
于情于理,袁绍都不愿跟刘协有任何的关系,他觉得自己现在挺好,什么都自己说了算,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不受任何的约束。
沮授也建议响应会盟,把天子接到邺城,郭图极力反对,就连辛评也跟郭图站在一起,逢纪发现袁绍并不赞成把天子接到邺城,索性退让一步,“主公!即便你不想把天子接到邺城,这次会盟也理当参加。”
袁绍想了想,无奈的叹了口气,“好吧!”
袁绍答应参加会盟,曹操也答应了,孙坚也不例外……这样的局面,倒是大大的出乎杨凡的预料。
得到众人的肯定答复,杨凡对贾诩说:“文和!你说这是怎们回事?我还以为他们一个也不来呢?”
贾诩笑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上一次会盟讨董,董卓占据洛阳,依仗天险,兵力不下二十万,那样的情况下,众人尚且起兵会盟。而现在董卓已经大不如前,已经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就算只有我们一路人马,董卓也抵挡不住,放着现成的便宜,有谁不愿意来呢?”
杨凡笑了,谁来,谁就是白捡便宜,即便得不到地盘和人马,也能捞取一个除贼救驾的好名声。
杨凡马上改变了行程,带兵前往酸枣。
距离上次会盟,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再次见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杨凡还真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
“报,北平太守公孙瓒率兵五千,前来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