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人谬赞了,长风也只是为百姓做点事而已。
徐大人返程时,可以绕道去青远坐坐,长风必扫榻以待。”
“如果东方大人不觉得叨扰,在下确实想与您同行,想亲眼目睹下如今的青远。”
“这是长风的荣幸,欢迎徐大人,长风敬你一杯。”
东方宇说完,回敬了徐县令。
“东方大人,不介意加上顾某吧?”
东方宇右侧的青山县令顾为斌也插了一句话。
“顾大人此言见外了,长风当然欢迎了。咱都是邻居,今后也可以互相帮衬不是。”
“哈哈,东方大人快人快语,甚合顾某脾气,顾某也敬您一杯。”
顾县令也举起杯子,东方宇连忙举杯回应。
左右喝完后,同桌的其它县令也都纷纷向东方宇敬酒。
称呼“定远伯”的,称呼“东方大人的”,称呼“东方老弟”的,可谓是五花八门。
着是东方宇酒量不错,几圈下来了也带了些醉意。
站着不远处的张旭看他喝的差不多了,忙过来给同桌大人告了个饶,带着他先回后院了。
武玉瑶忙端来了早就准备好的醒酒汤,让东方宇喝下去再歇息。
接下来三日,武任贤也接见了一些考评不错的县令,也给东方宇做了介绍。
尤其是青远县通往耀州的三县县令,都着重给东方宇做了引荐。
东方宇跟他们都探讨了加宽青远河的事情,回复的结果差不多,都是缺银子。
最为积极的是隔壁青石县令徐仁堂,他也跟东方宇想的差不多,也想往东拓宽河道,达到通航的条件。
无奈再往东的青云青光两县,确实穷,也提不起兴趣干这种大工程。
当然,如果有人出银子的话,他们肯定乐意。
最后一日送行宴结束,东方宇就跟青石徐县令和青山顾县令,一起回了青远县。
从府城回青远是从南城门进,还没到城门,两个县令就被规模宏大的批发市场给镇住了。
说什么也得先进去参观下,再回城里。
东方宇无奈,只能陪着他们,让武玉瑶她们的马车先回府。
进了市场,踏上坚硬的水泥路面,二位县令还使劲跺了跺脚,他们听说过这种路,现在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此时的市场里全是备年货的百姓,还有临县来进货的商人们。
有的商人也认出了青石县令和青山县令,忙上前行礼跪拜,都被二人给制止了。
“东方大人,您这可真是大手笔啊,这一日下来交易量要超过几千两银子了吧?”
徐县令边看边赞叹,尤其看到了青花镇的蔬菜批发区,惊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冬天会有这么多的蔬菜出售。
在他们青石县,这种节气连青菜的毛都看不到几根。
东方宇心里说,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光冬天的蔬菜和我的酒水、罐头、腊肠之类的,一天就能超过几千两。
但是嘴里却很谦虚的说:
“应该有吧,听管事回报,做的还不错。”
“哎,如果我们青山县能有这种地方,我睡觉都能笑醒。现在衙门里的库房,比老鼠洞还干净。”
顾县令性格有点豪爽,感叹之余也不管比喻合适不合适了。
“会慢慢好起来的,长风相信顾大人。”
东方宇恭维了一下。
参观完了市场,几人又上了马车,从南城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