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送走了郑齐,东方宇开始静下心来,准备一年一度的述职的事。
这次述职,整个青州府下面的六十四个县的县令,都要去参加,为期五天,等回来后就到过年了。
本来东方宇是不需要去的,但是武任泽觉得,他需要多跟同级官员接触下,所以就特意邀请他过去。
正好武玉瑶也很久没见父亲了,就一起随行。
东方宇也想见见邻近的几个县令,搞好邻居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东方宇跟武玉瑶到达府城的时候,腊月十六了。
先跟武玉瑶去了知府后院,见了姑姑东方锦和岳父一家。
吃罢晚饭后,就被武任泽叫到了书房。
“长风,你这次来主要是看下其它县的情况,也可以多结交一下,不少县令还是不错的。”
“多谢岳丈教诲,小婿也有此意。小婿有个问题想请教岳丈。”
“长风直说便是。”
“不知道青远县,把青远河拓宽,直接向东连通耀州的大河,不知道是否有可能?
小婿这没有青州舆图和水系图。”
“青远河确实是连通耀州的那条大河,经过青石、青云、青光三县,到了耀州的耀光县就可以了。
我记得你还有个同窗在耀光做县令?”
“是的,田开文,听说他当政一年,进展不是很顺利。”
“嗯,现在也只能靠他自己了。如果能够跟青石三县谈妥,一起挖宽河道,到是可以能同航。
只不过这三个县,比原来的青远县还穷,他们拿不出银子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知道知府衙门可否拨付一部分款项?”
“知府的库房也不富裕,这六十四个县,大部分都很穷困,这两年还好些,前几年旱灾涝灾的,赈灾的银子都不够。
现在青远河也就是一丈深,两丈宽。
你要是想通航走货船,至少要再加深一丈五,拓宽八丈,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从青远县到耀州的耀光县,少说也要两百里河面,没几百万两银子做不成。”
“小婿受教了,容小婿回去再想想。”
“嗯,如果修通往临县的路,倒是可以考虑。
青远到邻近的青石县,青山县和青梅县,只修青远县境内的话,每个方向也就四五十里。”
“嗯,小婿考虑过这个,青远到府城要经过青山县,也是朝廷的官道。
等县城里面改造完了,就把这条管道好好修整下,也方便过往的商人。”
“你考虑清楚再做就是了 ,现在你们青远县,全靠自己,朝廷也不会拨付银两。”
“小婿知道,多谢岳丈提醒。”
“好,明天就跟其他县令们接触下,反正你也不需要述职,只想吏部写个奏报就可以。”
“岳丈说的是。明年年底,青远县城就能翻建好了,届时邀请岳丈前去察看。”
“好,我也正有此意,你那不是有土豆么,我想明年把这六十四个县令,都一起召集到青远考察。”
“如此也可以,到明年九月初,预计能收获五十万斤了,可以卖一部分种子给其它县城。”
“为父就是这么想的,各县老百姓都能吃饱饭,才是咱们的为官之本。”
“小婿受教。”
翁婿两个一直谈到很晚才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