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但这么说的前提是奋斗的人能看到未来生活的盼头,或者说是能看到通过自己的奋斗满足自己的欲求的那一天。
这也是大部分人奋斗的主要动因吧?
按上两条的理论再反过来想,对未来没有盼头的人自然而然没有奋斗的需求,然后会面对自主死亡或被动死亡的悲惨结局。
但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人可以被动死亡但不能主动死亡,所以对死亡有需求的人往往是很惨烈的,他们需要被动承受社会带给他的一切苦难,最后在社会的眼中自然死去。
但反过来社会有这种思想,也即意味着社会准备好了相应的对某部分人的救助措施。所以不同社会的差别在某部分人眼中就是具体显现为在某一领域的准备是否充足,是否与之利益相关。
然后,资源是稀缺的,这个前提可以建立在人只能活到150岁的状态,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资源在人的眼中是稀缺的。如果人是永生的,那么资源是否稀缺就显得不太必要。因为永生也即代表了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幅减少。
所以,就当前社会而言,社会的不同领域的资源配置是有问题的,至少不会是绝对公正,也许连相对公正也无法做到。这就造成对生活在社会的某人群存在了生理或心理上的生存威胁。
大部分人一般是不会想自主死亡的,所以都会努力的奋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