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惊叫声嘹亮,在死寂的营地似炸雷一般刺耳。
“不好!”
黄安猛地惊醒,眼睛刚刚睁开,就一骨碌翻身起来,手里已然握上了长枪。
睁眼四看,周围还是黑乎乎的一片,不过,人声嘈杂,刀兵之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现在几时了?
不等黄安反应过来,突然,视线中出现密密麻麻的小黄点。
那是火把!
被人围住了?
随后就是一阵阵欢喜的呼喊大笑声。
黄安大惊,环顾上下左右,皆有火把晃动。
被人围住了!
这实在是太离奇了。
按天色,估摸现在的着时间才凌晨四五点,周围一片黑暗,哪有这个时候会有贼人出没劫道的?
他们打着火把来的?
守夜的护卫队呢?
周围已经乱了起来,闹哄哄的一片,惊慌失措声和小孩儿的哭闹声夹在一起,让人闻之心情越发烦躁沉重。
身侧的护卫队成员也在呼喊着招呼人手。
黄安面色凝重,快速爬起身,三两步跑到老马身侧,将马鞍先给搭上了。
他拉着缰绳,背靠着大树,左右探头细细环顾,方才发现,上下左右前后,全部都是火把。
没有空着的地方。
贼人必然很多!
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
黄安心中暗道糟糕,满是疑惑。
如此黑暗的天色,这些贼匪是怎么摸着黑来的?
毕竟,守夜的护卫队成员足足有十几个,分布在营地的四周,就连大树上都有。
他们又是用什么手段将整个营地围起来的?
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见?
突然。
“你们是何人?我乃下林寨余茂!”
一声炸雷般的怒吼在身侧响起,是余茂。
“哪路好汉劫道?我乃下林寨余茂!”
他连呼三声,整片营地都是他的声音,原本骚乱的局面竟然在短时间内,安静了许多。
余茂挺立胸膛,站在一块石头上手持大锤呼喊。
二人相聚很近,黄安甚至能看清楚余茂嘴角还未擦拭干净的口水。
黄安正待转头找寻出路,突然眼神无意间一撇,心中一动。
这余茂愤怒、惊惶的表情为何如此,如此之假?
难道自己之前猜测的,是正确的?
黄安向火把堆看去,只见山上一处火把堆一阵乱舞,似乎有人出来了。
“余二当家的,我乃回龙山蒋邮!”
声音从正前方传来,中气十足。
“我乃鲁琮!”
身后也传来一声怒吼。
“霍进!”
山头上的森然声音,在这漆黑不见手的夜里,格外渗人。
一连三道声音从不同方位传来,周围一阵倒吸凉气声。
前后皆有敌人,山坡上也有敌人,下方只有山路一条,无处可逃,这可如何是好?
“回龙山三雄?这,这......”
“三位铜皮境大人,这该如何是好!”
“完了,全完了!这回龙山好汉杀人盈野,乃是朝廷通缉的重犯呐!”
“听说他们回龙寨有两千好汉,这可如何是好?”
......
周围的惊呼声让黄安面色发黑,三位铜皮境高手?
竟然是这三位!
看那火把的数量,怕也超过了五六百之数。
这么多的人,还算是山匪吗?
这怕是大军吧?
就连下林寨众护卫,眼神中都透露着恐惧之色。
回龙山位于幽州城和汾县两地北面的大山群中,那里基本上脱离了大明的管控,其中生活着大明人,也有大量的羌族部落和匈奴人的村寨。
更关键的是,这片无人辖制的区域,民风彪悍,骑上马就是贼匪,下马就是山民。
沿路剪径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常有行人在这路上失踪,就是这些人的手笔。
这是遇到职业强匪了!
黄安面色凝重,他摸着老马脖子,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若是事不可为,没有活命之机,他就趁着无人注意,爬上大树,然后直接回到万界垃圾场中。
虽然舍不得老马,但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黄安还是只能放弃了。
反正畜力本就很珍贵,短时间内,黄安也不担心老马被杀了吃肉。
有了生存之机,黄安一颗心也暂时放了下来。
他将目光放在余茂的身上。
黄安不相信下林寨众人会如此轻易让他们被山匪围住。
“既然是回龙山三位当家,那我余茂无话可说,今日还请划下道来,我余茂一人接着!”
余茂的声音很大,整个营地都能听到。
他的气概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的行人,恨不得当场给余茂磕几个。
“好!我回龙山的规矩,想必余当家也清楚!我三兄弟给你面子,今日留下所有的马匹大车,包裹行李,你们可以安然离去!”
老远处火把方向,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声音,应该是蒋邮。
听到要将所有货物、马匹,甚至连包裹都要留下,周围的呼吸声陡然变粗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