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尖的,看到了衙役手中抓着的碎银子,顿时眼睛一亮,不自觉地伸长了脖子。
对于市井小民来说,一年到头看不到银子,才是常态。
在日常的交易或者买卖过程当中,他们用的都是铜钱,甚至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刘总旗走出堂外后,站定在大堂门口外两米处的一片树荫下,一双虎目环视四周百姓。
能和他对视者,一个也没有。
每当他的目光扫过,对应的人群都会不自觉地低下脑袋。
这刘总旗,也是铜皮境的武道高手。
此刻主动激发体内气血之力,一度将堂外气氛,降低到一个较为压抑的程度。
突然,“唰”的一声,只见他突然举起自己的右手,掌心朝上,露出里面堆着的约莫十五六两的碎银子。
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看到了他手中的银子。
“哗!”
人群中猛地传来一阵阵哗然声,刘总旗能明显感觉到,人群往前推进了好几步。
直勾勾的眼神,从四面八方传来。
头顶树上,眼前视野当中、甚至连自己的后背处,也有贪婪的眼神。
那是同僚们贪婪的眼神。
钱难挣,屎难吃。
在大明赚银子的难度,可比黄安老家赚钱的难度,高多了,十倍都不止。
就这十五六两的碎银子,能令人疯狂。
被这些贪婪的目光死死盯着,刘总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从身体内外传来。
他咽了咽喉咙,极力克制自己的小腿肚子不发抖。
他突然扯起嗓门,吼道:
“我家赵城主说了,今日有冤屈者,不论大小,不论先后,不论最后判罚结果如何,陈述冤屈,即可拿二两银子!”
声音很大,不知道他是在向众多百姓宣讲赵城主的命令,还是在给自己壮胆。
但其造成的结果,却是难以估量的。
“轰”的一声,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刘总旗突然感觉到浑身内外,从上到下,有股巨大的危机感传来。
站在正对面的那头发花白的老头子的眼神,似乎在瞬间变得绿油油的。
二两银子!
告状就可以拿到?!!
这区区二两银子,听起来少,但实际上,很多,非常多!
在内地那些繁华大州,可能仅需一两个月就能赚到。
但是在幽州,那是一个普通农家,夫妻两人齐心协力大半年,才能赚到的银子!
还是不吃不喝的那种。
而他们得到二两银子的代价是什么?
仅仅是讲述一下自己所遭受的冤屈,是告状!
有很多百姓,眼睛都在瞬间充血变红了,刘总旗突然感到头顶上方,传来一阵异响,抬眼一看,顿时缩了缩脖子。
两个眼睛发红的汉子,仿佛被他手中银子勾去了魂魄一般,直勾勾的盯着他。
从下往上看,竟然莫名的渗人。
脚下不动声色地往里稍稍挪了挪,将自己置身于屋檐下方,躲开两人的视线,他才稍稍安心一些。
他害怕头顶那两个眼睛发红的小伙子,控制不住心中的贪欲,直接从上面扑下来。
这两人摔伤不要紧,可别砸到自己,让自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丢脸。
不过,围观百姓的眼神中的贪欲很浓郁,但若是立马跳出来的,在这短短三个呼吸间,却是一个也无。
看来,哪怕生出多大的贪欲,短暂的思考还是存在的。
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权衡利弊,哪怕是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仍旧会权衡利弊。
只是在权衡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对利弊的认知上,有所区别罢了。
有的百姓很担心,担心这又和往常一样,是个圈套。
是官府主动设下的,等待他们主动跳出去的圈套。
有疑心重的,害怕自己主动跳出去后,完成了眼前这个衙役的要求,却得不到应得的银子。
也有生性胆小的,害怕因为自己冲动的举动,连累一家老小。
他们都在观望,等待第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勇士”。
就在刘总旗觉得丰安城百姓无血勇之气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道凄厉的惨叫。
“大人,我冤枉啊!小人要状告我们大庄的里长王大!”
“哗”的一声,人群瞬间让开一条道来。
噗通一声,从门外扑来一个汉子,直接跪倒在堂外门口边,也就是刘总旗的面前,很快就哭花了脸。
众多看热闹的人神色顿时一震,竖起了耳朵,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个邋遢汉子。
“哦?”
刘总旗眼睛一亮,扭身往身后堂内看去。
赵颜自然也看到了,她神色一震,朗声道:
“进来说话!”
刘总旗很有眼力,扶起这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浑身软绵绵的汉子,往堂内走去。
自刘总旗带着人进去后,堂外围观之人胆子也大了许多,皆上前几步,将大堂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眼神中,既有期待之色,也有看热闹的好奇八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