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都回去吧!”
黄安看着眼前这帮秋后的蚂蚱,随意摆了摆手,然后直接转身离去,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
张随安、马山他们,注视着黄安离去的背影,不约而同地轻叹了一口气,满脸惆怅,只觉得心力憔悴。
李家的下场,让他们兔死狐悲,心有戚戚焉。
黄安的冷淡,收银子后的翻脸,更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恐惧。
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搞不懂黄安的意思。
这个人,心思太深,行事完全不讲逻辑的。
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一样,和他们这些人,完全不一样。
一时间,他们不知道冷着脸的黄安,到底是何想法。
难不成,真要对他们这么多世家之人动手?
“可能,可能是黄公子听了李家罪恶,心绪不佳吧?”
张随安说了一句。
他似乎只能找到这个理由,说服自己。
顺便说服其他人。
“应该是的。这李家真是可恶啊!也幸好我家子弟,没这般丧尽天良。”
“李家留下那么大一个烂摊子,黄公子和赵城主,手下想必很缺人......”
“......”
张随安的话,打开了一个话茬子。
一众人痛骂着李家,借此发泄心中的恐惧。
顺便,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他们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黄安和赵颜手下,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管理丰安城,必须少不了他们这些本地家族豪强的辅助。
这是他们唯一的依仗。
不多时,三三两两,结伴而归。
一番商谈,互相安慰,给对方打气,笑容重新出现在了他们的脸上。
虽然笑容很尬,很虚,但总算能笑起来了。
可是,他们不清楚的是,这条唯一的依仗,正是黄安给他们特意留下的。
困兽犹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黄安很懂。
他手下,有许多武者,连铜皮境武者,都有十五人。
质量很高,但受控于人数不足的原因。。
所以,是无法同时大规模地对这些世家动手的。
与其正面硬碰硬,撕破脸皮,不如徐徐图之。
而这,需要计划。
将人逼到绝境,是不可取的,不如给他们留一条看得到的退路。
有了退路,他们就不会困兽犹斗,死命抵抗,而是会选择避让。
一步一步,逐渐落到隐藏在生路后面的陷阱当中。
在和张随安这些人见面的时候,黄安就已经,故意将自己和赵颜缺乏能用的手下这一缺点,暴露了出来。
当时的他,说的是,“两个月后,手下三个百户所的人,将会归队到幽州城去。”
这句话,就是黄安故意让这些人认为,自己和赵师姐是有求与他们的。
如今看来,这一手非常成功。
他已经派了两人,阮天纵和汪正业,在城内打听读书算账的,非世家出生的人才。
此计,可解人手不足的问题。
小小一个丰安城,足足三十万人。
寒门子弟估计也有很多的,黄安毫不担心人手会不够用。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短时间内,找不到足够的人手。
所幸,他已经采取多种手段,来搜寻人才了。
比如,在赵家武馆外施粥的孟云。
甚至,他亲自出手,将丁治手下的得力干将薛巢,也给挖了过来。
人才的培养,可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黄安这种,对手下的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求都比较高的,就更难了。
他只能借助于丰安城的群众基础。
第二日一大早,清晨六点,天色才亮没多久。
公审大会还未开始,但广场内外,已经挤了更多的看热闹的百姓。
人数,比昨日还要多很多。
黄安甚至估摸着,连城外的村民,可能都已经过来了。
不得已,他派人从看热闹的百姓当中,雇佣了超过一千人的队伍,充当临时的维持秩序的人员。
又赶紧安排、扩大在厨房忙活的杂役数量,抓紧时间熬煮消暑的汤,填肚子的饼。
今日的公审大会,被判处死刑,该当众行刑的李家罪人的数量,达到了十五个。
十五颗脑袋,完全不顶用。
百姓们,肯定是不满意的。
实在是因为李家人所犯的罪,太天怒人怨了。
此外,还有宽松的《大明律》,使得一部分李家人,能逃脱被当众砍头处死的结局。
铜皮境武者所在的家族,确实是有特权的。
虽然在《大明律》中没有明说,但是,里面规定了,武者杀人,是可以花银消罪的。
就杀十五个人,百姓不满意,黄安也不满意。
练武办事,要的就是一个心中畅快。
这些人不死,他心中不痛快。
所以,昨日的一幕再现。
黄安三言两语,说服耳根子越发软弱的骆飞瑶。
再次以李家人豢养匪徒,甚至本身就是匪徒,杀人劫财的理由,将足足三十个李家罪大恶极之人,当众砍头。
今日,一共砍了四十五个脑袋!
天底下哪里有不流血的革命?
黄安此举,就是一种隐形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