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迷还在吐槽。
她的小嘴巴像是机关枪一样,不住诉说着在幽州城的悲惨遭遇。
“姐姐,小师弟,你们可是不知道哇!那孔正来到幽州城后的第三天一大早,就直奔我们家。和爹爹问了姐姐的事情。”
“爹爹如实说了你和小师弟之间的事情,也直接拒绝了孔正想要,想要和.......的意思。”
“可是,那,那孔正不要脸啊。当天下午又来拜见,这次,点明要见我!”
“.......”
小财迷声泪俱下,一度要哭出来一样。
但黄安感知敏锐,知道小师姐多半是装的。
厌烦是真的。
但悲惨,多半是假的。
她就是心里很烦,想要找人倾诉而已。
可赵颜不一样,她是关心则乱。
妹妹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表现?
她急切道:
“他,他怎么你了?”
“还有,爹爹是什么态度?”
小财迷听到姐姐的问题,眉头皱得更紧了。
嘴巴一撇,当即委屈道:
“爹爹叫我多和孔正见面。那孔正三天两头,邀请我一起出城游玩,打猎、赏花,烦不胜烦啊!”
“像个狗皮膏药一样!”
后面的话,她没再说。
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化悲愤为食欲,大口咬着大肘子。
咬牙切齿的,仿佛手里拿着的不是肘子,而是孔正一般。
“爹爹也真是的,怎么能把我送人呢?我还这么小......”
小财迷依旧嘀咕个不停。
赵颜和黄安脸上,此刻都露出踌躇之色。
师傅(爹爹)叫小师姐(妹妹)和孔正多见面,还鼓励两人去游玩。
师傅(爹爹)的态度很明显,他看好孔正,成为他的二女婿。
同样的,他也想遵从齐王妃的意见,和孔家联姻。
从任何角度看,师傅(爹爹)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从理智上讲,黄安和赵颜,是同意这门“亲事”的。
绝对是利大于弊,是个大好事。
世家之辈,最擅长的就是给自家留后路。
在老家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诸葛家,两兄弟一个入东吴,一个入西蜀,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同样的,还有隋朝、唐朝等世家门阀的互相联姻等现象,都是家族给自家留后路的表现。
师傅做出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
他本人留在幽州,跟着刺史一系。
女儿去往东境,跟着孔家一系。
两方虽然是敌对的,日后父女相见,总归尴尬。
但这确实是一个保全家族,最好的方式之一。
甚至,师傅还选择了第三条退路,那就是黄安他自己。
小财迷被孔正青睐,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可是不知为何,黄安和赵颜心里,总觉得不得劲。
赵乐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选择从幽州城,远道来丰安城寻找他们两个。
那可想而知,她自己对和孔正接触,有多么难忍受了。
千金难买她喜欢。
一时间,黄安和赵颜,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惆怅之色。
这件事,很难办啊。
“你总不能一直躲在这里吧?”
赵颜满脸心疼。
赵乐闻言,嘟囔着嘴,半响才说道:
“能躲几天,就多躲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