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一个个恍恍惚惚,倒也没忘了自觉排好队。
小二点着人头一数,貌似比方才目测的数量多那么些。
不过,转念一想,多或少的,反正都是这处的乞儿总不会错。
小二开始颠颠地给孩子们发大馒头,一人三个,孩子手短的,三个馒头得用臂弯圈着。
狗儿一行人追过来后静悄悄地往队伍后面去,店小二数人头的时候,他们甭提多紧张了。
好在,三个大馒头都领到了。
最后,箩筐里剩了几个馒头,小二把它们分给大些的孩子,总归他们不舍得独吃,会分给自己的弟弟妹妹。
牛车上的大铁锅也被抬到破墙里头去,搁在了地上。
“这锅粥,你们要先吃,天热,别放坏了。那位食客夫人把这口锅也送与你们了,以后烧水做饭,都能用上。”
任务完成了,店小二就招呼车夫往回赶。
只剩一群手抱大馒头的孩子,立在原地,惊喜有之,莫名有之。
倒是本来守夜的两个小子,此时守在铁锅旁。
他俩对视一眼,打开了锅盖。
一股子浓郁的粮食味道钻进了锅旁的孩子们鼻腔。
大伙都回神去看。
人群里渐渐七嘴八舌起来。
“方才,那位小哥儿说不要把粥放坏了……”
“有得吃了……”
“我好饿呀……”
“吃馒头啊,我都已经吃了一个了,可真好吃。”
“可锅里有这么多粥呢……”
只要是吃的,现在都馋。
狗儿的妹妹舔了舔嘴唇。
她也饿了……
一个窝窝头,她只舍得吃半个。
留了一半儿藏起来,要说服哥哥吃下去的。
现在自己和哥哥手上都有大馒头了,可是,她也好想喝粥啊……
“你过来一下!”
守夜的其中一个小子招呼狗儿,“我知道你们是街尾那边儿的,你们大晚上怎么会跑这儿来?”
狗儿牵着妹妹上前,在大哥哥面前老实交代,“是一位夫人告诉我,这里有人送吃的,让我们过来等着。”
另一个小子听了,想起小二说的话,和同伴对视一眼,心里基本确定他嘴里的夫人应该和店小二说食客夫人,是同一个人。
狗儿的海碗被接了过去,给舀了一大勺粥,“大家都吃点,这锅粥有多的,馒头留着明日吃。”
见兄妹俩只有一个碗,又对狗儿说:“你吃得快些,先吃完,我再匀一碗给你妹妹。”
说完,给大家分粥去了。
狗儿却是把碗凑近妹妹的嘴边,让她先吃上几口。
一时间,没人再多说废话,一个个唏哩呼噜,迫不及待把粥往嘴里倒。
这地儿,平日都没多少人注意,夜里也只有城墙上了望塔的士兵能隐约瞧见点动静。
两名城门站岗的士兵过来查探,却在塌墙一侧看到了他们的总督大人。
士兵下意识就要行礼,却被顾景宴无声阻止,遣走了人。
黎长乐三人在这儿站了好一会儿了。
“北地要多久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啊。”
她知道干旱过后,有些地方缓一缓,就能陆续回血。
可是有些地方却没那么快。
北定府本就不像南边盛产鱼米。
耕地还多为山地和旱地。
北宁城的地大多就是旱地,属于旱情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