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夏收的日子,因为抢收就是抢时间,哪怕余苏是在卫生所上工的,抢收也是要跟着一块去的,就是柳大夫也一样。
不过好在村里很照顾他们,给安排的活计相对轻松一些。当然也只是相对,十来天忙活下来,余苏感觉自己的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村里每个人都很忙,从天不亮起就下地,也只午饭后有点午休的时间,下午要一直忙到天擦黑,完全停不下来,不抓紧时间,就怕错过了好天气。
好容易把夏收忙完,后面紧接着就是点种插秧,第二季的庄稼也要赶紧种地里去。这也是夏天会比秋收更忙且忙碌更长时间的原因。
不过好在夏收后的点种插秧余苏就可以不去了。
等把公粮一交,时间就来到了余糕成亲的日子,蔡芬一直忙没有抽出空来回娘家,而蔡家姥姥仍旧是没有主动出席。
余糕的婚事一如余粮的婚事一样顺利。
小夫妻俩结婚后,因着一个在县家厂上班,一个在公社粮站,所以两人还得先分居过渡一段时间,这年头有工作不得不分居两地来回的夫妻不在少数,只等后面有机会了再调工作呗,总不能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
也许真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吧,才忙完两个儿子婚事不久,蔡芬就开始惦记上余苏的终身大事了。
哪怕有医生叮嘱过的“不宜过早成亲要孩子”,可时间一长,余苏这活蹦乱跳的样子,让蔡芬也少了很多顾忌。
以前还觉得闺女要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家能接受她这坏身体,嫁给知青也不是不行,反正家里有三个儿子,也不怕闺女婚后日子不好过。
可是等两个儿子的婚事顺利一办,且两个媳妇的条件都不差,蔡芬对余苏的成亲对象就开始挑拣起来了,别说是村里那些无根的知青了,就是一般的农村人家,蔡芬都看不上了。
也是因为蔡芬搭着纺织厂的线一直在做生意,也算是长了不少见识的。吴大姐因为介绍蔡芬客户也没少赚。且蔡芬为人真诚爽朗,越接触就越是让吴大姐觉得投缘,互惠互利下,两人关系越发亲近。
当然,再怎么亲近的关系,蔡芬也始终记着自己干的事情需要低调,所以也从没想过要让吴大娘给她闺女介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