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阴嫚定眼一瞧,竟然是一株低垂着的稻穗。
她的内心微微有些惊讶,这株稻穗与她在大秦见过的稻穗似乎有所不同。
于是嬴阴嫚将左手里的竹筒塞给身边的瑾同时把右手里的最后一点小鱼干放进嘴里,而后缓缓起身朝着稻穗走了过去。
瑾将竹筒收好挂在腰间,连忙跟了上去。
嬴阴嫚来到一丈之外的稻穗前轻轻蹲下,仔细观察起来。
稻子分蘖松散,叶片绿中带黄,根部都是腐烂的落叶,一看就是无人打理的野生稻。
但稻穗却比她以往见过的都要大,颗粒从外观上看也更为饱满。
只可惜只有一个,其它的分蘖长出的稻穗都已经干瘪,这应该是养分不足导致的。
“瑾,给我一个布袋。”说着,嬴阴嫚伸手将已经成熟的稻穗轻轻折下。
瑾听到命令后,立刻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布袋递给嬴阴嫚。
嬴阴嫚接过布袋,小心翼翼地将那株金色稻穗装进去,随后隔着布袋轻轻搓了起来。
“瑾,让大家在二十丈以内找一找,看看有没有野生的稻子。”
“是,家主。”瑾领命而去。
随着命令的发出,众人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散开在树林里,寻找着可能存在的野生稻。
海老察觉到了情况,将手中的竹简收入怀中,缓步来到了嬴阴嫚身边。
嬴阴嫚正在依靠在一棵树上用手指一颗颗地数着布袋中稻谷数:“…57、58、59、60…”
“女公子,您这是在做什么?”海老轻声询问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好奇和疑惑。
嬴阴嫚没有回答海老的问题直到数完布袋里的最后一颗稻谷,才缓缓开口:
“海老,你可知大秦现在一枝稻穗有多少粒稻谷?”
听到嬴阴嫚的问题,海老眼神微微一动,他虽然喜欢观星月看大海,但还是有躬耕农田的经验的,最为关键是他真的闲来无事数过一些稻穗的颗粒数,于是乐呵呵地笑道:
“据老朽所知,少者十几粒多者也就六十多粒吧。”
嬴阴嫚微微颔首,看来海老是真的数过,现在大秦的亩产最多也就七八十斤,远远低于上辈的亩产千斤。
“海老,你猜,我现在手里这个一枝稻穗长出了多少粒?”嬴阴嫚故作神秘的问道。
海老一愣道:“多少粒?”
“九十一粒。”嬴阴嫚直接坦言道。
海老身体轻轻一颤,不敢相信地又问了一遍:“多少?九十一粒?”
嬴阴嫚笑着点了点头:“整整多出来了二十多粒。”
“等等,让老朽算一下。”说着,海老开始在心里默默计算起来。
按照最少得计算,相当于是每枝稻穗多产了一倍。
若是每一亩地都是这样的稻穗,那就是相当于提高的一倍的产量。
这样家家户户就有余粮了……。
想着想着,海老目光落在了嬴阴嫚手里的布袋上,然后摇了摇头:
“可惜了,就这点种子,远不够用啊。”
嬴阴嫚能理解海老的怅然,她手里的稻种确实很少,还很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现象,想广而种之根本不可能,但是一颗种子就是一个希望。
育种之路艰辛且漫长,但总要开始总要有人去做。
“海老,你可曾畅想过禾下乘凉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