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看向左边最末尾的农家之人。
只见吴桑孤零零地坐在最前面,其身后坐着马奴阿青和阿苦。
突然一下子被上百号人注视,阿青和阿苦顿时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他们是被临时找来给农家充人数的,他们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场面。
吴桑也被吓了一跳,他没想到他们农家是第一个。
他清晨冒雨而来先是看到了一场混战,又稀里糊涂地参加了这个什么百家群辩。
他真的半点准备心理准备都没有,但他必须为农家站出来。
吴桑缓缓起身朝着高台拱手行礼:“农家传人许桑见过各位诸君。”
随着他的开口,阿珠那边开始为其记时。
“我们农家认为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
“农事,国之根本也,农事丰则百姓饱,百姓饱则国强盛,此乃亘古之理也。”
“然今之农夫,荷锄戴日,不辞风雨,躬耕于陇亩,欲温饱而不可得。”
说到这里,吴桑脑海里浮现了一张张饱经风霜的农夫面孔,大家日日辛苦劳作,到头来却常年不能饱腹……。
“故而大秦之急务,在于修饥谨,救灾荒,以固民心也。”
“若置之不理,民心离散,大秦危矣。”
吴桑朝着高台又是拱手一礼,结束了农家主张的宣讲。
听完这一番话,众人脸色各有不同。
医家之人,特别是半夏,脸上露出了同情之色,她帮很多农人看病,皆是积劳成疾。
她还遇到过,因为不想拖累家人,直接放弃治疗的。
但是法家和兵家这些出身朝中权贵的弟子脸上却露出了不屑之色。
因为在他们看来,农人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刍狗罢了,下等人,不必太在乎。
有相同想法的还有高台上坐着的胡亥、公子高以及公子将闾等人。
儒家和墨家这边也有不少人露出了不赞同之色。
儒家之首孔鲋、墨家之首飞白以及王翦听后,直接将目光锁定到了嬴阴嫚身上,似乎想看得透对方的思绪。
很可惜,嬴阴嫚脸上神情没有半点变化,但她的心中却认为吴桑之言如暮鼓晨钟,值得深思。
这里没有人比她更知道农人这个群体蕴含的巨大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接下农家首领之位,才会在一次次选择中选择有利于大秦农业发展的系统奖励。
现在土豆已经收获一次了,接下来还有红薯、玉米、棉花等。
她相信等这些作物推广起来,大秦农人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
铛!铛!铛!阿珠手中的铜铃再次响起。
嬴阴嫚眸光微动,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我们继续,下一位是……”
说着,她又从竹筒里随机抽出了一张纸条,“医家!”
听到是医家,儒法墨三家的代表人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
首秀被一个小小的农家夺走了,现在第二顺位又落在了小小的医家手里。
要不是说纸条是儒首写的,墨家长老折的,他们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黑幕了。
在众人的瞩目中,半夏缓缓起身,脸色微红地向着高台行礼:“医家半夏见过诸位。”
简单行礼之后,半夏将医家的主张向众人娓娓道来:
“人者,民力之本也,民力,国力之源也,此乃亘古之理。”
“医家以为,康健之体,乃万事之基。民之康健,国力强盛之所系,是以医民亦是国事。”
“民有疾,当有所医,药有所资,方能固其根本,强其国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