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蛰居在太行山一带的北狄开始壮大。对于北狄的壮大,其地域的物质已经无法满足北狄的需求。因此北狄人的目光,开始集中于中原各诸侯。
首先被北狄盯上的,便是黄河北岸,太行山脚下的邢国,强大的北狄很快便攻占了邢国,并将战火烧至卫国。这时的卫国君主是卫懿公。单看名字你也许为什么印象,但说到他的爱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卫懿公好鹤,他的爱好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喜好,可以说是玩物丧失了。
卫懿公于公元前669年,继承了父亲卫惠公的君位。卫惠公本因诬陷卫太子急,使在卫国上下没有留下好印象,也导致卫惠公在公元前696年到公元前688年逃亡在外,最后在诸侯们的帮助下才回国复位。
卫懿公继位后,没有努力去改变卫国人对卫国君主的看法,还在变本加厉的加深国人怨恨。
卫懿公在喜爱鹤的程度,从刚开始的个人的宠溺,慢慢的上升到了国家的政治层面。卫懿公为自己的鹤开始了封官加爵,赐绶带,配轩车。这些只有上大夫的荣誉和特权,卫懿公轻易的赏赐给了无功无禄的鹤。这无疑让身处上大夫的大臣感到羞耻,而身处下位的大臣感到愤怒,而那些常年戍边护疆的将士们更是心生怨恨。
直到北狄压境,战报传来。在卫国的朝堂之上,卫懿公才真正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面对敌国入侵,卫懿公是无将可用,无兵可战。而他封官加爵的那些鹤,在朝堂之上望天哀鸣。
卫懿公虽不是贤明之君,但也不是懦弱之主。他也明白此时给大臣们封官许愿,已经为时已晚。为了能让卫国度过这次难关,卫懿公决定亲自带兵,以激励将士守卫卫国疆土。在卫懿公的激励下,将士们开始加入到了护国战争的队伍中。
卫懿公在临行前,将国政大权交给了石祁子玦和宁庄子矢二人,让他俩对于国家的命运要,择利而为。并告诫自己的夫人听从二位大臣的建议。
卫懿公率领卫军,迎战北狄军,双方战于荧泽(今河南浚县),卫军大败,卫懿公战死,其尸首被北狄人分食。北狄军一路横扫,直逼卫都朝歌。
战败而归的卫将,和两位守国大臣商议后,决定了弃国而逃。朝歌城中的卫国人,趁着黑夜向南逃亡,而北狄军紧随其后,直到黄河岸边。